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平时吃饭的时候都会觉得米饭太硬,反而更喜欢面食,像是馒头、面条、包子、白面包这些东西,入口软糯,咀嚼起来省力,消化也快。
尤其是七十岁之后,牙口不好,咀嚼力下降,很多人就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白面食。
看起来这样的饮食习惯很正常,可是有研究提示,如果长期以精制白面食为主,而且摄入量偏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确实会随之增加。
这个发现听上去让人有点意外,但细想一下其实有道理。
首先,精制白面的营养结构很单一。经过加工之后,外层的麸皮和胚芽都被去掉,只剩下淀粉成分,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以及矿物质大幅减少。
这样一来,吃进去的主要就是单纯的碳水化合物,升血糖速度特别快。
尤其是老年人,本身胰岛功能就可能下降,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减弱,如果还天天大口吃精白面,血糖波动就会更加明显。
长期处在这样的状态下,不仅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导致血管内皮反复受到损伤。血管一旦变得脆弱,动脉硬化就容易发生,而动脉硬化正是心梗和脑梗的直接根源。
然后再来看数据。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经对超过十万人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做过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长期大量吃高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白面包和精白米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以全谷物为主的人群高出大约30%。
这并不是小数字,对于七十岁以上的人来说,这种差别可能直接决定着寿命的长短。
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心血管系统本身就处于老化状态,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再加上饮食上的刺激,问题就更容易爆发。
换句话说,如果年纪大了还把白面食当成每天的主角,心脏和血管承受的压力会比年轻人更大。
其次,精白面食带来的饱腹感不强。很多老人吃了馒头面条,很快又觉得饿,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吃得更多。
结果就是热量摄入过剩,体重逐渐上升,腹部脂肪堆积。大量研究证明,腹型肥胖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密切,内脏脂肪会分泌多种炎症因子,加速血管损伤,还会加重胰岛素抵抗。
尤其是在70岁以后,基础代谢下降,身体消耗能量的能力比年轻时差很多,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食量来吃精白面,结果只能是脂肪一点点堆积。
再者,肥胖带来的高血压、高血脂也会随之出现,最终一起推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缺乏膳食纤维也是个大问题。全谷物中的膳食纤维不仅能帮助肠道健康,还能减缓糖分的吸收速度,让血糖和血脂维持在更平稳的范围内。
可精制白面几乎没有什么膳食纤维。殊不知,长期这样饮食,肠道菌群也会受到影响。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衡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也就是说,面食不仅仅是让人血糖升高那么简单,它还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健康,间接增加心血管风险。
很多老人平时还喜欢喝点稀粥、吃点软的白馒头,这样一来更缺少了纤维和蛋白质,营养结构不均衡,身体抵抗力下降。
当然,也不能把所有面食都一棒子打死。面食本身并不是“坏东西”,关键是精制白面的问题。
如果选择的是全麦面包、荞麦面、燕麦片这些保留了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的谷物制品,反而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美国心脏协会曾经公开建议,老年人应该尽量把主食中的一部分换成全谷物,这样可以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习惯吃粗粮,觉得口感不好。特别是七十岁之后,咀嚼能力不足,粗粮容易觉得硬,就更愿意选择白面条和白馒头。
可是从健康角度看,哪怕每周换上几顿全谷物,也比天天清一色精白面要强得多。
此外,饮食结构单一的问题也值得注意。如果一日三餐都以面食为主,就容易忽视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
心血管的健康离不开蛋白质和优质脂肪酸的支持,而这些在精白面里几乎不存在。
长此以往,不仅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肌肉量也会下降。很多老人出现行动迟缓、乏力,其实和饮食中过度依赖精制碳水有关。
这种情况下,心血管系统的承受力也在不断下降,风险自然增加。换句话说,不是吃了面食立刻就得病,而是年复一年不断累积的效果。
另一方面,老年人往往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这两类慢性病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偏偏精白面食又会让血糖更不稳定,血压也容易受波动影响,这就等于在原本就危险的地基上再加重负担。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高碳水饮食,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比控制得好的患者要高出一倍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生会反复提醒,要控制主食的总量,尤其是精制主食。
尽管如此,也并不是说七十岁之后就要彻底和面食告别。毕竟饮食习惯形成多年,突然改变不现实。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控制总量,并且搭配多样化的食物。
比如吃白馒头的时候加一份蔬菜和豆制品,吃白面条的时候配上鸡蛋和绿叶菜,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升糖速度,减少血糖波动。
与此同时,可以把一部分主食换成杂粮,比如小米、燕麦、玉米,这些都能帮助改善营养结构。
七十岁之后如果仍然习惯每天大量吃精制白面食,确实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有研究和数据支持的事实。原因就在于它升糖快、缺乏营养、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加重已有的慢性病。
换句话说,年纪越大,越要注意饮食的平衡,不能只顾着口感方便。
管住面食的总量,增加全谷物和蔬菜的比例,才是保护心血管健康的关键。毕竟等到出现问题再去弥补,往往就太迟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老人健康饮食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姚震,陈林.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与展望[J].海南医学,2013,24(13):1873-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