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正好,假期过半
走在镇海的街头巷尾、山野湖边
依然能感受到那股热闹劲儿
游客的脚步没有慢下来
反而在古镇、田园与山海之间
找到了属于各自的节奏
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镇海累计 接待游客49.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9%和14.78%。
文化“活”了,游客“留”下了
“小朋友,你可知‘信义经商’下一句是什么?”在郑氏十七房景区的凤祥商帮点位前,一位身着明清服饰的“掌柜”正向小游客发问。
这里不再是静态的古建筑群,而是一个可以“入场演戏”的沉浸剧场。
游客手持《商帮学徒契》,用一百两“启动银票”闯关做任务,从千术阁到四恒银号,从卖花郎到丐帮弟子,每一个角色都在讲述甬商精神。“以前逛古迹是‘看’,现在是‘演’。”一位带着孩子参与全程的杭州游客说,“孩子赚了三百两‘银票’,比收到压岁钱还开心。”
甬江边、招宝山脚下的古海港遗址“万斛神舟”,也在国庆中秋假期焕发新颜。这里,一场宋韵新风正在上演。
复原的宋代船型场景中,茶香袅袅、乐声悠悠,游客不仅能近距离观赏古船构造,还能品尝特色宋韵茶点、参与情景剧本互动。身着宋制汉服的“茶博士”现场点茶,“商贾”与“船工”穿梭其间,再现海上丝路起点的繁华盛景。仅10月4日单日,就有约1800名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在古今交融的场景中,感受“活”起来的历史。
田园“热”了,夜晚“亮”了
金黄稻浪,音乐随风,永旺村的秋野艺术集成了这个假期的“出片高地”。
舞台搬进了稻田,从《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到亲子气模打卡,从农创市集到手作体验,乡村的自然美与人文味在这里交融。“没想到在稻田边听音乐会这么治愈。”一位带着父母前来游玩的市民感叹,“节奏慢下来了,心情却满了。”
在宁波植物园,秋天的诗意在每一个角落绽放。粉黛乱子草进入最佳观赏期,如梦似幻的粉色云雾吸引无数游客驻足拍照;“悦享丰收”园艺展,展出各类特色果蔬,让游客在芬芳果香中感受秋收喜悦。夜场开放更延长了游园时光,萤火虫科普、兰园灯会、广寒夜市……植物园的夜晚,在星光与灯影交织下,比白天更显迷人魅力。
从日到夜,镇海的秋天不打烊。
山海“动”了,心愿“响”了
“妈妈,我想和小鹿拍照!”九龙湖旅游度假区的“九龙鹿野仙踪”项目,假期前三天持续火爆。10月4日单日接待约8000人,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选择。
不远处的“仰望达蓬”观景平台,也成为摄影爱好者的聚集地。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不少游客在此停留良久,不愿离去。
而在招宝山旅游风景区,一条“如愿招宝”主题动线,串联起七个心愿打卡点。从“步步高升”墙到“祈愿墙”,从威远城到鳌柱塔,游客在登山过程中完成一次次情感传递。
镇海渡也在假期迎来不少怀旧游客,前四天累计接待约7500人。江风拂面,轮渡悠悠,成为一段城市慢生活的注脚。
假期进入后半程,镇海的文旅场景依然丰富。4家收费景区前四日累计接待游客14.76万人次,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为75.49%,同比增长4.65%。数据背后,是更多人选择“住下来、慢慢玩”。
这个秋天,不必远行。
来镇海,
走进一场沉浸的宋韵戏,
听一场稻田边的音乐会,
许一个山海之间的愿,
长假未尽,最镇海,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