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持续养生!研究显示:花生让血管更健康,怎么吃才合适?
说起来最近有个话题挺热的,就是花生到底能不能养生。那天在社区广场上,一群中老年人正聊得热闹,有位刘阿姨边剥花生边跟老姐妹们说,这可是好东西,能护血管。旁边有人马上反驳,说花生油多胆固醇高,吃了不怕出问题吗?结果呢,刘阿姨笑着解释,其实花生里的脂肪大多是不饱和类型,对心脑血管真有好处。
这事儿可不是瞎说说的。有项研究跟踪了差不多21万人,发现每周吃两次以上花生的人,心脏病风险降了13%,中风几率也少了11%。为啥这么神奇?花生里的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油酸和亚油酸,能软化血管,减少动脉硬化的可能。再加上天然抗氧化成分像白藜芦醇和多酚,它们对抗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让血管更有弹性。
不光是这样,花生里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组合还能稳定血糖,减轻胰岛负担,对血压平稳也有帮助。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做过实验,每天吃一小把花生,大约30克,连续六周后,坏胆固醇水平平均下降12.6%,好胆固醇还略有提升。这意味着血管里的坏油脂少了,堵塞风险自然降低。
长期适量吃花生,身体可能出现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血脂更平稳了,血管弹性改善,血压也能下降约5到7毫米汞柱。还有呢,花生里的卵磷脂和脑磷脂对神经传导很重要,能帮助预防老年痴呆,让脑力更清晰。但前提是,得吃对方法,不然好处可能打折扣。
怎么吃才合适?生花生不如温和加热过的,比如烘焙或水煮,能保留营养又容易消化。油炸或盐炒的花生反而可能增加钠和氧化物,不适合日常吃。量也要控制,每天一小把,约28粒,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来。搭配着吃更好,比如加在粥里或凉拌菜中,营养更均衡。
不过,有痛风、高尿酸或胆囊炎问题的人,最好先咨询医生。别看花生小,吃对了就能悄悄调养身体,给血管加道保护伞。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适量吃花生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个挺友好的健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