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男性而言,胡须是非常显著的一大生理特征,一般来说,在进入青春期后,男性就会开始长出胡须,而这主要依赖于体内的雄性激素,相比较而言,胡子的生长速度会显著快于头发,生殖机能越旺盛的男性,其胡须生长速度往往会更快,所以,不少男性每隔三两天就会刮一刮胡子。但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即“男性刮胡子的频率,与寿命有关”,对此,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可以肯定的是,刮胡子的频率与寿命之间并没有直接关联,但频繁刮胡子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身体负担。因为人嘴唇周围的皮肤比较脆弱、敏感,如果经常使用过于锋利的剃须刀,很容易导致娇嫩毛囊受到损害,甚至还会增加毛囊炎的发病率。
除此之外,如果与其他人同用一把剃须刀,还有可能增加诸多疾病的传染风险,比如丙肝等。而胡子生长的快慢,往往决定了男性刮胡子的频率,这与男性寿命并不存在任何关联,所以大家对此完全不必过于担忧。
当然,为了更好地呵护自身健康,建议男性在刮胡子时,尽量避开以下这3个时间段。
1.运动前后
如果在运动前将胡子剔除,那么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大量流汗现象时,就容易导致剃须的部位受到汗液刺激,进而增加感染几率,除此之外,在运动结束后也不建议立即刮胡子,因为在运动后,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会变快,此时刮胡子很可能会由于手法不当,而导致局部皮肤受损。
2.洗澡前
有很多男性都喜欢在洗澡之前将胡子刮一刮,认为这样会更加省事,同时也比较方便,但这种做法其实也不推荐,因为在刮胡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局部皮肤造成刺激,而此时刮完胡子后立马清洗身体,又会导致剃须的部位受到热水以及洗浴产品的刺激,进而出现局部皮肤发红以及刺痛等不适。
3.早晨刚起床时
很多人在早上起床照镜子时,都会发现自己的胡须长出来了,于是就会立即将胡子刮掉,但到了下午再照镜子时,往往又会看到新冒出的胡须头,这主要是因为男性在刚起床时生理机能比较旺盛,毛发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对此,建议大家尽量在起床后半小时再安排刮胡子,因为在此时间段胡须的生长速度会比较慢,将胡子剔除后,能够尽可能保证局部的清洁和干爽。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由于在呼吸的过程中会排出一些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附着在胡须上,另外还有多种重金属微粒及吸烟时吐出的烟雾会在胡须上停留,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胡须的定期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脸部清洁,也是呵护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裳荌,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