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水利部支持地方实施了122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建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生态好水”加速转化为“经济活水”,正不断拓展出消费新场景、产业新赛道。
乡村新体验 吸引游客“花式玩水”
国庆假期,位于浙江安吉的村咖推出了“咖啡+玩水”的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花式玩水”。
在安吉,各个景区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亲水项目,位于孝丰镇赋石村的亲水项目,今年新增了水上乐园等游乐设施。
从治水到用水,安吉不断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杭垓镇大坑村依托12万方水资源用水权,打造出设有17道关卡的峡谷漂流项目,让游客在青山绿水间体验“翻山越岭”的刺激。
从治水到水权交易,再到产业转化,安吉的亲水项目各展所长,构建起包含20条生态漂流、9大亲水乐园、5处瀑布景观的立体化玩水体系,水上活动类项目28个,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
碧道变身“运动场+市集”
在水系发达的广东,都市人群对亲水生活的向往,催生了更具现代感的“潮玩”业态。
每到周末,在广州海珠湖,水面上浆板穿梭、皮划艇疾行,成为都市中一道流动的风景。
20世纪90年代,这里曾河道堵塞、垃圾堆积。经过多年治理,如今河清岸绿,亲水运动从“小众潮流”发展为全民参与。广州计划今年新增26处水上运动基地,打造五条水上运动赛道环,推动“水运动”出圈。
绵延数百里的北江是广东第二大水系,在清远市北江碧道核心区,沿江打造的工业风咖啡屋等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普通集装箱改造成充满现代感的建筑空间,顾客在江景露台休憩时,既能感受碧道惬意,又能观赏北江风光。作为清远探索“水经济”的示范项目,这里还定期举办江边音乐会、环保市集等活动,成为市民亲近自然、体验城市更新的网红打卡地。
目前,广东16宗省级水经济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7.3亿元,累计吸引游客超3500万人次。今年,广东全省范围内再谋划储备了479宗绿色水经济项目,总投资超1800亿元。
优质水源激活水产业发展
生态好水带来的不仅是游客的“流量”,更是地方产业发展的“增量”。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湖北丹江口不仅守护着北方饮水安全,更凭借优质水源,激活了百亿产业。
在丹江口的这家饮用水企业生产车间,一条生产线每分钟就有600瓶天然弱碱水产出,3天后就能交付到全国各地的客户手中,像这样的产线有4条。
走进丹江口的这家饮料产业园,记者看到生产线忙碌不停。来自丹江口水库的原水经过过滤、杀菌、包装,成为一瓶瓶饮品,发往全国。
在汉江陈家港“铁水公空”多式联运基地项目,3个1000吨级通用泊位、2个1000吨级多用泊位正在加紧建设。
目前,丹江口市的水经济产业已实现显著增长,2024年相关产业产值高达180亿元,占GDP的比重提升至四成。
随着全国各地水环境向好,绿水青山催生出的新的业态,正朝着更高效、更均衡、更智能、更绿色、更市场化的方向高质量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李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