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怒江西岸喷泉广场,一块露天银幕前聚拢人群。作为第六届怒江精品咖啡·草果文化周活动之一的“漫享泸水・咖香电影夜”也是热闹非凡。从10月1日至6日,这个位于文化周黄金位置的露天电影院,成为了夜晚最温暖的风景。
泸水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中国好人”杨明金的身影在放映机前忙碌着。这位坚持公益放映27年的电影人,今年特意为文化周准备了特别的礼物——连续六晚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放映,并贴心准备了汉语和傈僳语两个版本。
“我不仅想让本地群众观看电影时更亲切,也想让外地游客体验到我们怒江的民族电影文化。”
杨明金一边调试设备一边说。他的身后,影迷早已找好位置,期待的目光聚焦在银幕上。
夜幕渐深,电影《太行山上》的剧情牵动着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与日寇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让观众心潮澎湃。
黄云飞(左一)和杨明金在交流
“吹着江风,和小伙伴、游客一起看露天电影,特别舒服。革命先辈的奋勇牺牲精神也深深激励着我,我们怒江儿女要团结一心,把怒江建设得更美更好。”市民黄云飞感慨地说。
和毅忠(左一)与同事一起,与杨明金一同搭建银幕
在现场巡逻的泸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员工和毅忠,也被电影的氛围所感染。“国庆放这些爱国教育片,对下一代也好,对人民群众也好,都是受益很大的教育。”
怒江畔、银幕前,有银发的傈僳族老人,有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有来自外地的游客,还有相约前来的青年朋友们。当电影中的情节推进时,大家同频共振;当感人之处出现时,唏嘘之声此起彼伏。
“电影的光照亮着我前行,我也希望这束光能照亮边疆各族群众,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坐在一起,唠唠家常,聊聊生活的变化。让大家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杨明金动情地说。
这已经是杨明金坚持公益放映的第27个年头。从青丝到白发,他走遍了怒江的村村寨寨,见证了边疆地区的发展变化,也用电影这道光,串起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共同情感。
露天电影散场,人群渐渐散去,但银幕前的感动仍在怒江畔流淌。这个国庆,在咖啡与草果的香气中,在光影交错间,爱国情怀的情愫在心中激荡。这场持续六晚的光影盛宴,不仅丰富了文化周的内容,更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在、团结各民族群众的精神纽带。(泸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施 扬 蔡永庚)
上一篇:室内的亲子欢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