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夜的雪,梅斯蒂亚银装素裹,这里是此次出行最冷的地方。10:00准时来酒店接我们。从梅斯蒂亚去乌树故里的小巴,每天只有一班,每人往返50GEL,早上10:00发车,16:00从乌树故里返回,如果人多可以包车。如果错过这班,可以包车或者找人拼车,通常在祖格迪迪开过来的小巴抵达梅斯蒂亚的时候,比较容易找到人拼车。
乌树故里位于梅斯蒂亚东南45公里,海拔2100米,冬天会因为道路冰封而与世隔绝,是欧洲最高的有人永久居住的村庄。历史上,上斯瓦涅季地区从未被外敌征服,当年横扫外高加索地区的蒙古大军都没有进入过斯瓦涅季地区。直到1857年才并入沙俄。即使苏联时代,这里依然偏安一隅,基本处于自治的状态。因此许多8世纪以来的建筑和遗迹得以保存,当格鲁吉亚的平原地区受到劫掠时,这里的教堂和塔楼是那些珍贵的圣像画、珠宝和手抄本的最后庇护所。
11:40到达乌树故里,好运气的是到达乌树故里天气晴朗。乌树故里位于海拔5193米的什哈拉山脚下,恩古里河的源头。“乌树故里”这个地名的词源在当地语言里的意思是“无所畏惧的心”,上斯瓦涅季民风剽悍,苏联解体后的最初几年里依然存在家族仇杀。乌树故里是由四个小村落组成,通常游客去的都是最大的那一个。车子停在Chazhashi村口,去其他的Chvibiani和Zhibiani徒步了,不过范围不大,村口有示意图。
斯瓦涅季村落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有许多用来进行防御的斯万塔楼(Svan Towers),现存最古老的碉楼建于8、9世纪,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新的也至少建于18世纪,它们与高加索雪山一同构成了梅斯蒂亚的经典明信片画面。
如果没有旅游业,乌树故里这种地方唯一的产业是农牧业。由于放牧的需要,人们的住宅大多分散,很难建立城墙一类的统一防御体系,因此每家每户都需要有自己的斯万塔楼。塔楼一般由石块砌成,基座呈四方形,高度分为几层,每层由木梯相连。这样的精心布局不只是为了防御外敌,也用作家族血仇的避难所。
乌树故里大量的民居和塔楼都是这种石头建材直接暴露在外,不加任何涂料。在村庄里转悠道路十分泥泞。
村里已经有咖啡馆和家庭客栈,但商业氛围并不太浓重,为数不多的餐厅招徕客人也不太积极。
山丘上的圣玛利亚教堂(Church of the Mother of God/Lamaria)建于9-10世纪,古朴的石砌建筑,没有过于华丽的装饰,是乌树故里最重要的宗教遗迹之一。
教堂内保存有中世纪斯瓦涅季风格的壁画。
圣玛丽亚教堂外面是最好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村庄和雪山,景色有点像国内的新疆。
教堂外面的小路,不少游客会沿着这条小路徒步到冰川,来回16公里左右,需要3小时。
回到梅斯蒂亚才下午16:00,在街上溜达一圈所见和昨天大不相同。昨天到达梅斯蒂亚的时间和今天差不多,但是因为下雨加上一路颠簸,没有心情逛街。现在看到的梅斯蒂亚在暖暖的阳光下美丽可爱至极。
晚餐的餐厅就在车站旁边,生意特别好。因为中午在乌树故里没有好好吃饭,晚餐就吃得比较比较认真了。店家自酿的红酒有好几种价格,同伴选了贵的,入口果然比前几次喝的好很多。做过红酒生意的搭子说这是在格鲁吉亚喝过的最好喝的红酒。
吃过晚餐准备找个地方拍夜景,天黑后斯万塔楼亮灯,河边拍的梅斯蒂亚斯万塔楼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