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时医生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就问:“是不是坐久了腿麻得更厉害?走路小腿会不会酸胀,歇会儿就好点?”我赶紧点头——这不就是我最近的状况嘛:天天对着电脑写方案,左腿麻得跟触电似的,得揉五分钟才能缓过来;上周下班走路回家,才十分钟的路,小腿酸得抬不起来,蹲路边歇了三分钟才敢动;晚上睡觉脚冰凉,我贴我对象腿上,他都嫌我脚跟冰块似的。医生了解到:“这可不是小事,是腿血管循环不好的信号,再不管可能就得长血栓了。”做了个血管检查才发现,我左腿血管上有个小斑块,还好不算太严重。
分析后发现3 个 “伤血管习惯”(习惯标签)
后来回忆日常习惯,这么一琢磨才发现,我竟踩了3个“血管杀手”的坑:
“久坐+憋尿”:写方案时一坐就是4小时不动弹,连厕所都懒得去,医生说久坐会让腿上血液“不动弹”,憋尿还会让血压突然升高,双重伤害血管;
“奶茶+外卖”:每天下午必点杯全糖奶茶,晚上懒得做饭就点炸鸡、麻辣烫,高糖高油让脂肪堆在血管壁上,慢慢就长成斑块;
“熬夜赶工”:为了赶项目,经常熬到凌晨1点才睡,医生说熬夜会让血管跟着“加班”收缩,时间长了弹性越来越不行,跟老化的橡皮筋似的。
这些习惯我以前觉得挺正常,现在才知道是在“透支”血管呢。
中西医调理,终于不腿麻了
结合我的情况,我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调理方案,也第一次懂了两种思路的不同:
西医:先“控风险”,不让斑块变大
医生给我开了药控制斑块发展,同时提醒自己:“别久坐,每小时起来走5分钟,促进血液流动。”
中医:帮我“通气血”,改善循环
在中医调理时,医生观察舌苔发现舌边有瘀斑,判断为 “瘀血闭阻” 体质,认为气血运行不畅是导致腿麻的原因。医生解释,这种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的思路,适用于多种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针对你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功效的中药成分药物,例如丹红注射液。
医生还提到,像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这类中药成分药物,不仅在脑病治疗中较为常用,对肢体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的麻木也有帮助。它们能有效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肢体血液供应,不过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坚持数天 “护血管计划”,变化很明显
我严格按调理方案做,总结了3个简单好坚持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碎片化运动”:工作时定闹钟,每小时起身做3分钟“踮脚尖+高抬腿”,晚上饭后和老公绕小区走15分钟,现在腿不麻,精神也变好了;
“换菜单”:把奶茶换成无糖豆浆,外卖换成自己煮的杂粮粥、清蒸鱼,每天吃一把蓝莓,医生说膳食纤维能帮血管“清垃圾”;
“睡前泡脚”: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0分钟,泡到脚微微发红,现在脚不凉了,睡眠也变香了。
再去复查,结果显示血管斑块没变大,血液循环也变好了,医生让我继续坚持。血管健康不是“突然出问题”,而是长期习惯的积累。如果你们也有腿麻、脚凉的情况,别像我一样硬扛,及时做检查,咨询专业指导,护血管不用做复杂的事,从改一个坏习惯开始,就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