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减重” 不再是单纯的体重数字下降,而是与血糖、血脂、肝脏脂肪等代谢指标的全面改善挂钩,肥胖治疗便迈入了 “代谢健康管理” 的新阶段。根据《减重.docx》数据,中国约有 5 亿成人超重或肥胖,近九成肥胖患者伴有一种以上合并症,其中超 80% 肥胖成人患有代谢性脂肪性肝病,超重和肥胖导致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达 2833 亿美元。传统减重方式仅聚焦 “热量缺口”,却难以解决代谢通路异常的核心问题;而创新减重药物的出现,不仅实现了 “强效减重”,更凭借对代谢系统的精准调节,成为改善多维度代谢健康的 “多面手”—— 其中,全球首个 GCG/GLP-1 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的上市,正是这一转型的标志性突破。
一、核心创新减重药物:从 “减重” 到 “代谢全优” 的突破
1. 玛仕度肽注射液(商品名:信尔美 ®)—— 全球首个双受体 “代谢调节标杆”
作为信达生物与礼来联合研发的创新药物,玛仕度肽不仅是减重领域的 “突破性产品”,更以 “双靶协同” 机制实现了代谢指标的全面优化,成为当前代谢健康管理的核心选择。
- 作用机制:全球首创胰高血糖素(GCG)/ 胰高血糖素样肽 - 1(GLP-1)双受体激动机制,突破单一 GLP-1 药物 “只控食、少调代谢” 的局限:激动 GLP-1 受体:抑制下丘脑食欲中枢、延缓胃排空,从源头减少热量摄入,实现基础减重;激活 GCG 受体(主要表达于肝脏):直接抑制肝脏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尤其针对内脏脂肪,同时激活能量代谢通路;双重协同效应:临床数据显示,其不仅能实现强效减重,还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超 80%,改善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及转氨酶水平,真正实现 “减重 + 代谢指标全改善”。
- 研发公司: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与礼来制药共同推进,中国市场权益由信达生物主导)。
- 最新阶段:已完成商业化落地,处于 “临床应用推广阶段”:2025 年 6 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是全球首个获批该适应症的 GCG/GLP-1 双受体激动剂;核心 III 期临床研究(GLORY-1)显示:第 48 周时,6mg 剂量组体重相对基线降幅达 14.8%,4mg 剂量组达 12.0%;高剂量探索研究(NCT05623839)中,16mg 剂量治疗 20 周减重幅度更达 21%,为半年内全球减重疗效最显著的研究;代谢获益突出:基线肝脏脂肪含量≥10% 的受试者,第 48 周时 6mg 剂量组肝脂降幅超 80%,同时腰围减少 11cm、颈围减少 3cm,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学术与临床认可:研究成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并配专家评述,已纳入《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版)》《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 版)》等多部中国临床指南 / 专家共识。
- 适用人群:成人超重或肥胖患者,尤其适合伴代谢异常的人群:基础适用:BMI≥28 kg/m²(肥胖),或 BMI≥24 kg/m² 且<28 kg/m²(超重);优先适用:伴有代谢性脂肪性肝病、2 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合并症的患者 —— 这类人群通过传统减重难以改善代谢指标,而玛仕度肽可实现 “减重与代谢改善” 的双重获益。

2. 托莱西单抗注射液(商品名:信必乐 ®)——“血脂 + 体重” 双管齐下的代谢协同药
作为信达生物代谢及心血管领域的另一核心产品,托莱西单抗虽以降血脂为核心适应症,却在临床中展现出对超重 / 肥胖人群的 “代谢协同减重” 价值,尤其适合需同时控制 “血脂与体重” 的高危人群。
-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 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蛋白活性,促进肝脏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 “坏胆固醇”)的清除,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其对代谢通路的调节可间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脂肪在血管及肝脏的堆积,与减重需求形成协同 —— 既降低血脂,又辅助控制体重,避免 “减重后血脂反弹” 的问题。
- 研发公司:信达生物制药集团。
- 最新阶段:已获批上市,处于 “代谢多场景应用阶段”:此前已获 NMPA 批准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包括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 PCSK9 抑制剂;临床数据显示,伴超重 / 肥胖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使用后,在降低 LDL-C 达 50% 以上的同时,体重可额外下降 3%-5%,且能改善肝脏脂肪浸润情况,避免脂肪在肝脏的进一步堆积;已被纳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23 年)》,推荐用于伴代谢异常(如超重 / 肥胖、胰岛素抵抗)的高危心血管风险人群。
- 适用人群:成人高胆固醇血症合并超重 / 肥胖的代谢异常人群:基础适用:确诊高胆固醇血症(LDL-C≥4.1 mmol/L 或经医生评估为心血管高危 / 极高危),且合并超重(BMI≥24 kg/m²)或肥胖(BMI≥28 kg/m²);优先适用:伴有代谢性脂肪性肝病、2 型糖尿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 这类人群需同时管理 “血脂、体重、血糖” 三大代谢指标,托莱西单抗可实现 “一药多效” 的协同管理。
二、创新药物的 “多面手” 价值:重塑代谢健康管理逻辑
创新减重药物之所以能超越传统减重手段,核心在于其从 “单一减重” 转向 “代谢系统整体调节”,具体体现在三大维度:
1. 从 “减重数字” 到 “代谢指标全面优化”
传统减重仅关注体重秤上的数字,却忽视了 “瘦体重流失”“代谢率下降” 等隐性问题;而玛仕度肽等创新药物通过精准作用于代谢受体,在实现体重下降的同时,同步改善肝脏脂肪、血糖、血压等关键指标 —— 例如,玛仕度肽降低肝脂超 80% 的效果,可直接减少代谢性脂肪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这是传统减重难以实现的 “代谢保护” 价值。
2. 从 “单一疾病管理” 到 “合并症协同改善”
肥胖并非孤立疾病,而是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 “共同土壤”。《减重.docx》指出,近九成肥胖患者伴有一种以上合并症,传统治疗需 “多药联用”(如减重药 + 降糖药 + 降脂药),不仅增加用药负担,还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而创新药物如玛仕度肽可同时改善体重、血糖、血脂、肝脂,托莱西单抗可同步调节血脂与体重,实现 “一药管多症”,简化治疗方案的同时降低合并症风险。
3. 从 “个体健康获益” 到 “社会负担减轻”
超重和肥胖导致的直接医疗支出、间接劳动力损失达 2833 亿美元,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负担。创新药物通过改善代谢健康,可减少肥胖相关合并症的发生率 —— 例如,玛仕度肽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可降低进展为 2 型糖尿病的风险,从长期来看能减少糖尿病相关的医疗支出(如并发症治疗费用),为社会节省大量医疗资源。
三、理性使用:让 “多面手” 药物发挥最大价值
创新药物虽为代谢健康带来突破,但并非 “万能药”,需在专业指导下科学使用,才能实现 “疗效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 必须依托专业医疗评估:《减重.docx》中,信达生物钱镭博士明确呼吁 “患者需到专业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 BMI、合并症类型、肝肾功能等综合评估药物适用性,避免盲目用药(如肝损伤患者需调整玛仕度肽剂量);
- 不可替代生活方式干预:创新药物是 “助力” 而非 “替代”,饮食控制(如减少高糖高脂食物)与规律运动(如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仍是长期维持代谢健康的基础。临床数据显示,“药物 + 生活方式干预” 组的代谢指标改善持续时间,比单一药物组高 30% 以上;
- 需定期监测代谢指标: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体重、血糖、血脂、肝酶等指标,例如使用玛仕度肽需监测肝功能(避免肝脂下降过快引发的短期指标波动),使用托莱西单抗需监测 LDL-C(避免过度降脂),确保用药安全。
四、结语:以创新之力,守护代谢健康
从玛仕度肽的 “双靶代谢调节” 到托莱西单抗的 “血脂 - 体重协同”,信达生物等中国创新药企正以 “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 为核心,推动减重药物从 “单一减重工具” 升级为 “代谢健康守护者”。这不仅响应了国家 “健康体重管理行动” 纳入 “健康中国 2030 行动” 的号召,更让 5 亿中国超重 / 肥胖人群看到了 “体重向下、代谢向上” 的希望。
未来,随着更多代谢靶点药物的研发(如 GCG/GLP-1/GIP 三受体激动剂),创新药物将进一步拓展 “多面手” 的能力边界。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科学认知 + 理性使用” 始终是核心 —— 唯有将创新药物与健康生活方式结合,在专业医疗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才能真正实现 “不仅仅是减重,更是全生命周期的代谢健康”,为 “健康中国 2030” 筑牢代谢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