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是阖家团圆、畅享美食的好时节,不少人趁着假期走亲访友,餐桌上满是高脂、高糖、高蛋白 “硬菜”,再加上熬夜追剧、打牌,作息打乱、运动减少…… 欢乐假期刚结束,医院胆石病患者就多了起来,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让不少人的节后“第一课”变成看医生。
深圳华侨医院普外科医生指出,每年国庆节后都是胆石病高发期,这并非偶然,而是和假期饮食、作息习惯密切相关。接下来就一起了解下胆石病节后高发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发作。
一为什么胆石病总在节后找上门?
01饮食“踩雷”
假期聚餐多,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甜腻点心频繁上桌。这类食物刺激胆囊剧烈收缩,若有结石易导致移位梗阻,引发胆绞痛;高糖饮食还会加速肝脏合成胆固醇,可能让结石增大或催生新结石。
02暴饮暴食 + 三餐不规律
假期常打破进餐习惯,要么吃到撑,要么睡懒觉跳过早餐。规律进食能促使胆汁定时排出,避免淤积;暴饮暴食让胆囊超负荷工作,三餐不规律则导致胆汁滞留、浓度升高,易析出结晶诱发结石。
03作息紊乱 + 缺乏运动
国庆熬夜娱乐、晚睡晚起,生物钟紊乱影响肝脏代谢,导致胆汁成分失衡;加上久坐不动(如打牌、看剧),胃肠蠕动和胆汁流动变慢,结石发作概率增加。
二预防结石发作应该怎么做?
NO.1饮食调整:清淡规律
①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果、粗粮,增加膳食纤维促胆汁排泄;
②控制高油、高胆固醇、高糖食物摄入;
③坚持三餐规律,尤其重视早餐,避免空腹过久。
NO.2 作息规律:少熬夜护代谢
保持固定作息,避免熬夜,保证 7-8 小时睡眠,维持肝脏代谢稳定,减少胆汁成分异常的可能。
NO.3 适当运动:促胆汁流动
每周 3-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促进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避免胆汁滞留。
NO.4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有胆囊结石病史或高危人群(40 岁以上女性、肥胖者、有家族史者),建议每年做腹部超声检查;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发热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拖延病情。
普外科医生提醒:
胆石病发作与生活习惯紧密相关,国庆后高发是健康警钟。假期享受欢乐时别忽视胆囊健康,节后若有疑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好饮食、作息、运动管理,才能更好预防胆石病,守护消化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