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 主任医师邢佳 住院医师康雪笛
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总觉得再瘦一点会更好看。你拿起手机,屏幕上划过别人精致的三餐、高效的健身和无可挑剔的外表,一种混合着羡慕与自责的情绪缓缓升起: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而你却不行?
于是你下定决心,开始了一场与自己的战争。你计算每一餐的卡路里,每一个食材都要过秤,每一种调料都要估算。运动不再是为了健康,而是变成了一场必须完成的热量消耗任务。你不断地估计每一个动作能燃烧多少大卡,盘算着还需要多久才能瘦下来。最后你开始害怕体重秤上的数字。
而恐惧就像是深渊吞没了你。吃饭不再带来快乐,只有隐隐的威胁,哪怕只是一口计划之外的食物,也仿佛携带着巨大的重量,沉甸甸地坠入你的胃,更坠入你的心里。你害怕,你恐惧。于是,在某个不知所措的时刻,你把手伸向了喉咙。你告诉自己:就这一次。可有一次,就有下一次。你清晰地感觉到胃酸逆流灼伤食道的刺痛,喉咙发紧,眼泪控制不住地往外涌。你知道你在伤害自己,可你停不下来。从此你的对手不再是所谓的别人,也不再是体重秤上的数字——而是你自己。
上述描述可能是很多进食障碍患者的真实写照,他们深陷于痛苦之中,却无法自拔。进食障碍并非“挑食”或“减肥过头”,也并非是个人选择或意志力薄弱的结果,而是一类复杂且严重的精神问题,伴随显著的饮食行为异常和心理困扰。其中女性患者占比较高,但男性患者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同时进食障碍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
进食障碍成因正如其他精神疾病一样是生理、心理、社会共同作用所致。现代社会以瘦为美的评价标准、社交媒体滤镜下的“完美身材”;个人心理的完美主义、焦虑抑郁倾向、创伤经历;个人生理上遗传、神经递质的失衡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最后致使进食障碍的发生。
常见成人进食障碍可分为三种:神经性厌食,以有意节制饮食致使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主要表现;神经性贪食,以多食或暴食后采用各种方式减重为主要表现;暴食障碍,以周期性出现的暴食行为为特征。
进食障碍首选心理治疗即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重新架构对食物、体重等概念的认知,改变其相关行为达到治疗的作用。抗抑郁药物可以在改善情绪的同时减少暴食-清除行为发生的频率。中医理论则认为进食障碍的发生以脾胃为核心,与肝、心、肾相关。通过辨证论治,以中药治疗联合针灸、食疗等方式达到调节气机、安神定志、调和脾胃等作用,从而改善进食障碍的相关症状。
朋友们,请相信,这场与自己的战争终将息止,你值得在温暖的支持下,与自己和解,重获身心的自由,生命的价值永远胜于任何一个数字。
心身医学科(方庄院区)出诊时间与地点:
特需门诊: 周一晚(名医堂专家5诊室);
专家门诊: 周二、周五上午(主楼西南支半地下一层);
普通门诊: 周一到周日全天(主楼西南支半地下一层);
心身—非药物专病门诊: 周二、周四下午(主楼西南支半地下一层)
心身医学科(经开院区)出诊时间与地点: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门诊楼6层5诊室)
普通门诊:周二上午、周三上午(门诊楼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