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9日电 (林露)中秋遇国庆,双节同庆时。天府旅游名县绵阳市安州区以“古海遗珠,安逸安州”为核,深耕文化资源,通过非遗活化、馆社联动、城乡共振,打造系列特色文旅活动,让千年文脉与假日经济深度交融,既为游客呈上沉浸式文化盛宴,更以文化赋能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绘就“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生动图景。
小朋友亲手体验拓印技艺。 安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安州双节文化活动的“重头戏”,罗浮山景区以“西游奇遇记·罗浮仙境游”为载体,将经典文化IP与山水风光巧妙结合。每日,《天门大开迎贵客》《瑶池仙宴·众仙贺寿》《七仙女之蟠桃园》等情景演绎轮番上演。来自绵阳城区的游客李欣欣感慨:“一进景区就像穿越到了《西游记》里,非遗体验更是让人难忘,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跟着回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秋夜的罗浮山更添雅致,古海温泉旁,汉服演奏者抚琴执箫,一曲《水调歌头》与洞箫鼓声共鸣,雨棍轻摇、风铃微颤,勾勒出跨越千年的中秋雅韵。景区非遗市集里,剪纸艺人翻飞指尖,“兔娃献月饼”图案瞬间成型;葫芦烙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金成轻点慢熨,嫦娥奔月图景跃然葫芦之上。“葫芦烙画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每逢传统节日,我都会创作应景作品,让老手艺跟上新时代的脚步。”郑金成说。
文化场馆与城市广场联动,构建起双节文化“主阵地”。安州区图书馆线上推出“国粹擂台大PK”“东方腔调-国潮答题闯关”“中秋启智趣,国庆闯雄关”等活动,让读者云端尽享文化乐趣;线下,安州博物馆推出“安州红色历史展”,以珍贵文物展示与历史知识问答,引导观众赓续红色血脉;文化馆举办“同饮一江水·共忆一个人”安州罗江两地调元文化交流优秀作品展,设置“向国庆献礼”打卡墙与“满眼尽是中国红”计数互动装置,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市民游客驻足。汇星广场作为城市文化地标,更是好戏连台:10月6日第四届汉服文化艺术节暨中秋祭月大典庄重举行,身着汉服的参与者行揖礼、祭明月,衣袂翩跹间尽显东方雅韵。同期举办的“翰墨颂国庆·调元韵中秋”暨安州区第四届传统文化传承宣传周书画展上,百余幅书法、绘画作品沿展廊铺开,既有描绘安州山水的写实之作,也有致敬家国的抒情篇章。
乡村是文化传承的沃土,也是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位于安州区秀水镇青松村的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野趣完美融合,成为乡村文旅的“新标杆”。双节期间,基地推出“国潮川韵·民俗半山”系列活动,川剧变脸、吐火等经典非遗表演每日上演;民俗手工课上,游客们围坐在一起,跟着传承人学习剪纸、扎染;传统捕鱼体验区里,大人小孩挽起裤脚、踏入池塘,在水声与笑声中捕捉鱼虾,感受农耕生活的质朴乐趣。“在这里既能看非遗表演,又能体验农家生活,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觉得很有意义。”成都游客陈先生说。
据了解,双节期间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接待游客量较平日大幅增长,非遗体验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消费,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双节期间,安州区以文化为纽带,串联起景区、场馆、乡村等多元场景,非遗“圈粉”、馆社“引流”的效应持续释放。下一步,安州将继续深耕文化资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为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