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期间,人们的生活更加放松自在,能去自己想去玩的地方,去见到想见的人,能吃到各种想吃的美食,或者为了省钱就带够火腿肠等有金刚不坏之身的加工食品……
无论如何很多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假日里排便不规律,要么便溏要么便秘,而且好像粪便变得非常臭,是自己不熟悉的那种气味】。有些人直觉就是假期乱吃造成的,恢复正常饮食后就逐渐改善,不怎么臭了;有人奇怪【本来挺正常的,后来就变得很臭了】;也有人就是一如既往【一直都挺臭的,就跟肚子里有个毒气工厂似的,怎么吃都这样】。
那么,影响人便臭程度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改善?真有人的肚子里藏着个“臭气作坊”吗?经常排便臭与疾病有关联吗?食与心本期就来介绍下这个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
——粪便臭味的原因
粪便,是食物未被吸收而产生的残渣部分,由消化道通过大肠逐渐吸水和压缩,最终抵达出口,以硬结固体(便秘)、不间断的软体(正常)或半流体或流体形式(腹泻)排出体外。
粪便气味并非人体固有,也不是吃的东西所具有,其根本来源是肠道细菌对所进食的食物的代谢产物。人体自身排出的食物残渣、胆汁酸、黏液等本身几乎无味,真正的气味来自于微生物分解食物残余后的挥发性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影响粪便气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人类粪便“有气味”是生理正常的,但“气味的类型”反映了肠道代谢方向。健康人群的 VOCs 主要以 丁酸、乙酸、己酸、吲哚低浓度 为主;而在疾病组(IBS、IBD、结直肠癌)中,则以 硫化物、苯酚、多胺类 为主,且气味更浓烈。
“健康粪便”应当呈现以下特征:
但是排便气味特臭,则不仅仅是难闻的问题,也是饮食或者健康出现问题的重要早期信号。
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体验到的往往是,吃了一顿自助餐,或节假日大量食用“美”食后,排便变得既不规律又恶臭,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肚子里正在对高蛋白质进行腐败型代谢/发酵或者混合了脂肪代谢/发酵。
其中臭气的主要来源无疑是能产生硫化物、胺类、吲哚和酚类等臭味物质的是腐败型发酵。
——肠道中的腐败发酵
腐败型代谢(putrefactive metabolism)指肠道菌群在缺乏可发酵碳源(如膳食纤维)的情况下,主要以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氨基酸)为底物,通过厌氧发酵进行能量代谢的过程。这一过程会生成多种含氮、含硫或芳香族代谢物,许多具有强烈不愉快的刺激性气味,甚至是神经性毒气。
这种代谢/发酵类型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肉类厨余垃圾没有及时处理时那种剧烈的臭味就是腐败型发酵的典型,让人恨不得退避三舍。那些肉类垃圾此时就相当于一个小型毒气工厂,在微生物发酵下源源不断释放毒气臭气。
事实上,在人类的肠道中,没有被吸收的氨基酸被肠道细菌代谢时,同样会生成大量臭气毒气。
如果此时还给能产臭气的微生物大量投喂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肉类和高蛋白质食物),就相当于在肚子中喂养着一个不断产毒气的发酵工厂,此时排便臭毫不奇怪。
——能让粪便变臭的6类食物
有些人可能会纳闷,最近没怎么吃肉啊,怎么排便还这么臭呢?除了肉类,还有其他食物同样会促进臭味气体产生。
日常生活中,能让粪便变臭的食物主要有六大类。
1. 富含硫的食物
这些食物可被产硫菌(如 Desulfovibrio spp.)代谢成硫化氢(H₂S)、甲硫醇等强烈臭气分子。
需要提醒的是:十字花科蔬菜中的硫代葡萄糖酐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具有抗癌和抗感冒作用,如果实在食用这些后发现排便变臭了完全无需担心。(你知道有三类食物可以预防乳腺癌吗?,新冠病毒最新科学研究汇总——哪些食物能帮人抗感染,哪些促感染)
2. 高蛋白、高氨基酸饮食
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进入结肠 → 被腐败菌分解 → 产生胺类与吲哚类化合物。
3. 富含胆碱或甜菜碱的食物
这些可被菌群代谢为 三甲胺(TMA),散发鱼腥臭味。
4. 高脂、油炸或烧烤食品
高脂食物促进产胆汁酸菌与腐败菌繁殖,油炸食物会生成氧化脂肪和丙烯酰胺,加重臭味。
5. 加工食品与人工添加剂
这些食物破坏肠黏液层、抑制有益菌,使腐败代谢增强。
除了加工肉类,很多加工食品的蛋白质含量并不高,但食用后同样会引起排便变臭。主要是由于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会改变肠道菌群,促进腐败菌生长,并延缓肠蠕动速度,延长食物残渣在肠道的发酵时间,从而导致产生的臭味物质增加。
虽然不同类型的加工食品对粪臭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会导致相似的后果——排便更臭!
6. 低纤维或便秘型饮食
纤维不足时,产丁酸菌减少、肠道pH升高 → 腐败菌优势 → 气味增强。
经历过便秘的人应该更有体会,便秘时的排便不仅痛苦也更难闻。
总体而言,排便臭往往不是单一食物的问题,而是 高蛋白+低纤维+加工食品 共同作用的结果。肉类和蛋白食品本身并非“有害”,但缺乏平衡纤维摄入时,就容易让肠道进入“腐败型代谢”状态。
——长期排便臭与疾病有关
如果是短期排便臭,经过饮食调整后恢复正常,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排便一直都很臭,吃什么都排臭便,那就需要警惕了。
长期排便臭 ≠ 单纯饮食问题,它是“肠道代谢类型(发酵型→腐败型)偏移”的信号,若持续存在,提示肠道菌群、肠脑轴、肠肝轴等存在异常。
因为此时你的肚子中的腐败发酵型微生物已经远超正常水平,不管吃什么食物,这些已经处于优势地位的腐败微生物总能从中找出喜欢的氨基酸来代谢,从而产生硫化物(硫化氢、甲硫醇)、芳香族化合物(吲哚、粪臭素、苯酚)、胺类(尸胺、腐胺、甲胺)等毒气臭气,此时的细胞(特别是肠细胞)就像一直处于毒气室中。
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都与长期排便臭有关联。
——便臭、体臭与口臭的关联
如果排便臭只影响本人的体验那就只是个人隐私;如果还影响体味与口气,那就不只是私人问题了。
排便臭、体味、口臭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关联,共同反映了体内代谢产物累积和肠道-肝脏-皮肤-呼吸道代谢轴的状态。
肠道产生的臭味物质可透过肠道屏障进入血液,体味、口臭与粪臭的气味成分有明显重叠。
不同的粪臭、体味、口臭组合还预示着不同的健康状态。
食与心研究室在二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如果一个人体味口气明显变大了,他/她的健康一定出了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口臭已经明显让跟他/她说话的人闻着就头疼难耐了,这个人很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或者伴随着心理问题的生理疾病。这种让周边人高度不适的气味有时候竟会被产味者由于自己的适应而不感觉到,不知道自己在扩散刺激性气味。
食与心实验室由于更加关注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心理疾病,对各种前来寻求帮助的患者有过体验,20多年来在养猪养鸡实验中使用电子鼻进行气味测试,主要以硫化氢、氨为主,确定了气味与动物的攻击性行为直接相关。当时提出,这是否就是汉语中所说的“脾气大”。
—— 改善粪便臭味的方法
粪臭的根本原因在于肠道微生物腐败型代谢过多,相当于肚子中出现了一个产臭气毒气机制,说小了就是小黑作坊,说大了是一个毒气工厂也不为过之。
此时正确的做法当然是把粪臭作为菌群失衡的提示信号,通过饮食调整(高纤维+低加工)尽快恢复正常菌群代谢,尽快关闭这个小作坊,避免危害细胞和人体健康。
但实际生活中,大部分人便时介意,便后转身就忘了这回事,后续照样大吃大喝,等到出现疾病时才后悔莫及。此时往往需要花费更大的金钱和时间来调整菌群,比如补充益生菌或活性发酵食物+饮食调整,才能遏制肚子中的这个“毒气工厂”,逐渐恢复健康。
食与心所在的肠脑心理学实验室20多年的研究实践发现,在不特别扭转饮食习惯的情况下,大量摄入有益微生物也有非常好的转变。食与心实验室的养猪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穆斯林为主的马来西亚,华人养猪场由于无法控制气味扰民的情况下将不得不被强制关闭,马来西亚当时的农业部长郭洙镇先生来华与食与心的老师交流,希望能够解决气味及污染物扰民的问题。短短几个星期,使用了NS乳酸菌发酵的饲料投喂后,猪完全停止了争斗和嚎叫,以至于到农场门口抄电表的穆斯林小哥好奇地问是否猪场已经关闭。郭部长问他为什么这么认为,回答是:原来到这里一公里以外就能闻到味道,500米就能听到嚎叫,现在没味儿了,也没声音了。这件事情在马来西亚上了当地电视台和报纸。
下图就是马来西亚农业部长郭洙镇和食与心的老师正在讨论解决方案的照片。
自从那时起,肠脑心理学实验室一直研究抑制粪便和口臭体臭的微生物,发现了改变蛋白质食物代谢方式的安全组合微生物。目前这些方法除了养猪养鸡养鱼之外,更多的是被应用在人类解决自身气味的应用当中,其目标当然就是消灭“脾气”。【1】
首当其冲的菌株就是NS8。
罗佳师姐发现它能迅速改变肠道微生物代谢中产生氨气的问题 ,在实验中发现胃癌患者和幽门螺杆菌严重感染者的高血氨状态可以迅速逆转。【2】
食与心的实验结果表明,NS8可以通过多巴胺和五羟色胺的调控来消除“脾气”。【3-5】
食与心温馨总结:很多人咨询食与心【我需不需要去做个肠道菌群检测,看看菌群有没有问题?】,实际上通过粪便气味就能判断。排便臭看似只是个涉及个人隐私的小问题,实际上却是饮食和肠道菌群是否健康的提示信号。
节假后饮食放纵后短期的排便臭提示着肠道微生物已经失衡,肠道菌群从健康的发酵型代谢转向腐败型代谢,肠道中已经出现了产臭气毒气的腐败微生物得天独厚的环境。此时少花钱的方法是调整饮食,减少腐败微生物的食物供给(高蛋白+低纤维+加工食品),而此时通过天然食物的益生元结合膳食纤维等强化投喂产短链脂肪酸的微生物,就能在不长时间里将促进腐败型代谢转化为发酵型代谢,从而减轻粪便臭味,消灭毒气“黑作坊”。
也有人无论如何管不住嘴,就想吃那些超级加工的好感觉食物,那就只有多花钱,吃菌来解决问题。长期食用NS8可以在消化道里营造一个特殊发酵体系,对蛋白质有更好的切割分解,减少气味的形成,增加氨基酸的吸收,这些结果在猪肉气味和16种氨基酸的比对中表现出来了,没脾气的猪肉没有任何血腥味,粪便也没有臭味。
但如果不把短期粪臭当回事,依旧随意吃喝,肠道中的腐败微生物会继续扩张,“黑作坊”会逐渐变成超级“毒气工厂”,此时可能还会出现体味和口臭问题、胃肠道不适甚至各种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同时“脾气”也会与日俱增。
过于严重的情况下对动物而言只是人为地控制饲料成分,对人而言就没那么简单了,关停超级“毒气工厂”可没那么容易。不仅需要持续补充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富含活性有益微生物的食物+益生元+高纤维食物,同时避免加工食品,大量饮水、规律运动等全方位措施才能纠正菌群紊乱,修复臭气毒气造成的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伤。
简而言之,恶臭的气味来自于不友好的微生物对食物的腐败式分解,同时伴随着不好的行为和心理状况发生;吸引人的体味一定是拥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它们对食物进行安全有效的分解,让人对分解的发酵物充分利用并产生优质的骨骼和肌肉,同时拥有聪明健康的头脑和稳定的情商。这两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可以随意选择,一个让人愿意亲近的人,或者是让人退避三舍的人。
参考材料
1.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55/2015/797862
2.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27-014-4615-4
3. https://www.ibroneuroscience.org/article/S0306-4522(15)00852-0
4.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integrativeneuroscience/articles/10.3389/fnint.2018.00033/full
5.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immunology/articles/10.3389/fimmu.2024.1407620/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