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碳酸饮料的甜蜜诱惑遇上“控糖控卡”的健康需求,“无糖可乐”似乎成了完美选择——“0糖0脂0卡”的标签闪闪发光,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可以毫无负担地无限畅饮。然而,代糖的世界远比标签复杂,无糖可乐真能无限畅饮?代糖无糖食品饮品,到底是不是健康“通行证”?
先搞懂:代糖是什么?分几类?
代糖,或称非营养性甜味剂,是一类能提供甜味但热量极低或为0的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
对于糖尿病患者人群,以及正在进行体重管理、需要减少热量摄入的肥胖/超重人群来说,代糖既提供了甜蜜的味觉体验,又不必担心血糖飙升和摄入额外热量,确实是控糖控卡的利器。
然而,代糖并非完美无瑕:
干扰食欲与味觉:长期大量摄入高强度甜味剂,大脑接收到甜味信号却没等来预期的血糖升高,可能会通过“多吃其他食物”来补偿;同时,长期接触高强度甜味,可能让人对水果等天然食物的甜味变迟钝,更偏爱高甜饮食,打乱健康饮食习惯。
影响肠道菌群:多项研究提示,某些人工代糖可能破坏肠道有益菌群平衡。而肠道菌群紊乱,已被证实与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甚至部分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误导“健康认知”:标有“无糖”“0卡”的食品饮料,容易让人产生“这很健康”或“可以多吃”的错觉,而忽视其中可能包含钠、饱和脂肪、精致碳水化合物等不健康成分,导致整体饮食结构失衡。
重点:无糖可乐能无限畅饮吗?
答案很明确——不推荐无限畅饮。
无糖可乐仍然是碳酸饮料,通常含有钠、磷酸、咖啡因等成分。过量摄入钠,对血压控制无益;过量摄入磷酸,可能影响钙吸收。
大量饮用无糖可乐,除将面临上述提及的,对食欲、味觉、肠道菌群等方面有潜在风险,依赖无糖饮料解渴或满足“甜瘾”,还会减少饮用水、茶、纯牛奶等更健康饮品的饮用。
代糖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产物,在特定场景下,如糖尿病管理、强化减重等时期,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但将其视为“健康通行证”或允许“无限畅吃畅饮”,则是极大的误解。
来源:临床营养科
作者:彭璐
荐稿:贾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