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那些出国玩儿的人回来了吗?没有出国的网友是不是也刷到了很多国外热门景点的视频?甚至在接近北极的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假期也挤满了中国人。
其实,假期之前,国家移民管理局就曾做出预测,今年的出境游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中国人喜欢去的国家有哪些?出境游火爆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变化呢?
小众景点都是中国人
对于出行和旅游越来越多元化,很多人打算趁着长假去一些小众景点游玩,就比如挪威的罗弗敦群岛,这里位于挪威的北部,已经靠近北极地区,整个岛上的常住人口只有2万多,可以说是人迹罕至。
一位广东的游客原本以为这么小众的景点不会有人前来,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小岛上居然出现了堵车,而且99%都是中国游客。
另一个欧洲国家瑞士的情况也是如此。在瑞士的采尔马特小镇,整个国庆长假期间都是中国人,到处都是普通话的声音,中餐厅更是爆满。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中国人乘船出海去观鲸,除了船长是本地人,船上的游客全都是中国人,全程交流没有任何障碍,也不用担心在当地对路况不熟悉。
这下可好,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放假了。原本出去旅游最多也就是去新马泰,但是最近两年来,出国游的路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局限于那些传统的景点,而是愿意选择一些小众、不为人知的去处。
但是人的很多想法很多时候都是相通的,再加上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观点、攻略、求助、咨询早就在网上出现了,你想去小众的景点,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一来二去,等到你真的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之后,听到的却是极其熟悉的乡音。
这背后既代表了中国人的人口基数庞大,也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确实能够支撑得起很多人出国游玩,不但可以走寻常的旅游路线,也可以定制全新的路线。天涯海角,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哪里都能去。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这个国庆假期出境游的人数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出入境游客规模日均突破 200万人次
今年的国庆长假正好和中秋节叠加,原本就有8天长假,不过有些人为了玩的更尽兴,通过请假的方式将假期延长到了12天甚至更多。有的是从9月底开始请假,加上假期可以出一趟远门,有的人则是从10月9日请假,算上后面的日子,让假期更加延长。
这些数据都体现在了出境游的订单量上。国庆假期,国内游客预订了全球599个城市的机票,其中新增加了79个旅游目的地城市,很多热门国家的酒店预订量翻着倍的上涨。
而且有些人还在年初的时候就预定了国庆长假的机票,半年前预定就是担心现在订票价格上涨,或者是买不到票。根据机票的预定来看,国庆长假之前出入境机票的预订量就超过了179万张,日均同比增长13%。
所以还是那句话,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完全能够支撑得起一系列数据的上涨,而且出境游的方式、目的地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传统的泰国旅游地被分流了
以往出境游中国人最常去的国家是东南亚的泰国,但是根据今年的数据来看,泰国今年的外国游客同比减少了7.2%,只有2190万人次,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游客数量的明显下降。
不再去泰国,那么中国的游客去东南亚旅游,主要是瞄上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两个国家的市场正在急剧火爆,尤其是新加坡,随着中国游客的大量涌入,平时价格只有1000元左右的酒店房型,现在居然涨价到了7000元左右。
除了东南亚之外,国庆假期以及今年上半年,很多人也前往日本旅游。根据日本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国内游客访问日本的人数累计达到了671.1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6%。
尤其是在国庆假期期间,前往日本的机票价格比往常贵了两到三倍。日本酒店价格的涨幅也很明显,比如在东京的银座,去年国庆假期这一地区的酒店大约是每晚700元人民币,但是今年却上涨到了1300元。
而日本的酒店行业为了更多的吸引中国游客,也改变了很多规则。以往日本的很多酒店在预订之后不能取消,这就导致很多中国人并不愿意提前订酒店,今年日本的很多酒店则取消了这个规则,于是很多游客都提前订房。
有一位前往日本出游的游客,据说还没有出发,就预先花了23000元,往返机票1万元,酒店预订每晚是1300元。这从侧面就说明,前往日本出游的中国游客数量规模相当之大,而酒店方面的竞争也很激烈。
而前往韩国出游的中国游客数量规模也很多。就在国庆假期之前,韩国政府又宣布要对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入境政策。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韩国旅游商品订单量增长53%,酒店预订增长135%。
从日本的东京,再到韩国的首尔,再到越南的岘港,到处都是中国游客。国庆假期飞往日本的航线几乎天天爆满。有些游客在日本的关西机场办理入境签证,前后居然花费了两个小时。
从上述数据就能看出来,很多中国人对于国外出游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些原先热门的地点不再热门,但是有些国家依旧处在热门位置。
出游背后的观念变化
除了亚洲这些国家外,那些更远方的小众景点也正在更多的接纳中国游客。经济增长带动了出游,而如果出行的时间长了,出行的范围更大了,人们的观念也会悄然发生变化。
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就是有些人可能经常出国,而且已经去过了大量的景点,所以对于一些常规的景点已经不再感兴趣,这就一点一点推动了出行范围的扩大。
还有一种情况是,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而不愿意扎堆到那些热门景点,这才主动去选择一些小众地区。可问题就在于,抱有类似想法的人其实不少,这样一来,前往小众景点的中国人也就多了。
旅游观念变化的背后,实际上还跟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关。十几亿的人口规模,多元化的心态,有的人喜欢出油,有的人喜欢在国内游玩,有的人则是直奔国外,每一种想法的背后,都会延伸出实际的行动。
所以一到假期,这些实际的行动就会转变成真实的旅游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就能看出来人们的选择和想法是什么。
未来的出行范围还会扩大
按照目前的趋势,接下来中国人的出行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尤其是那一种长线旅游方式,随着我国飞往西方国家航班数量的增加,更是会成为前者的出行基础。
相比于2019年,国内飞往北美的航班数量只恢复到了85.4%的水平,也就是说未来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大,只要航线持续增长,就意味着人们的出行面更广。
除了北美之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会前往非洲以及中亚腹地。人们传统的观念是旅游一定去一些经济较好的国家,但是随着观念的不断改变和延伸,旅游不仅仅是为了看到好的景致和吃到好的东西,更多的是为了体验。
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带动下,哪怕是一些贫穷甚至是混乱的国家,也会吸引到国内的游客。也可以这样说,中国人的旅游观念正在和西方人的观念接近,这从侧面也能说明我国的经济确实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
这也就意味着,下一步中国人不会再满足于只在一些国外的景点拍照打卡,而会去一些荒野甚至是相当偏僻的地方,去哪里感受不同的自然氛围,进而用身心去书写旅游体验。
毕竟,越是收入提高,人们越想拓展和寻找一些全新的意义,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对资源支配度越来越高,人们也更愿意去探索新的支配方式,哪怕是飞到国外的一个荒野里去徒步,很多人也已经变得乐此不疲了。
所以说,这就是态度的转变,一种从本质上改变了观念的新行动方式。在这种观念的带动下,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选择出国徒步。
结语
一旦旅游的态度发生变化,很多人对假期的追求也就更强烈,不仅仅要求假期更长,还希望能更加的人性化和细节化,比如说能够实施错峰假期。
只要这种观念越来越强烈,假期出行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围绕出行的整个过程,未来的签证办理将会更加便捷。不管你的旅游目的地是哪里,你的出行需求是什么,从整个旅游行业来看,他们提供的服务会越发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