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企业健康管理正从“福利选项”加速转向“战略刚需”。面对职场人群日益突出的慢性病风险与健康管理需求,科技正成为推动健康服务模式升级的重要力量。
近日,北京新中诚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历经三年打磨的运动健康管理平台——“心有氧”AI智能体解决方案。本期人民康养观察,邀请新中诚通市场负责人从少平,探寻“心有氧”平台背后的创新逻辑与行业价值。
市场破局:健康管理呼唤科学方案
当下,中国运动管理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已攀升至68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3%。其中,企业健康管理领域需求尤为突出,职场人群中“四高”与超重问题交织,55%的重点管理人群患有至少一种“四高”疾病,且多伴随高体重、高体脂问题。
“很多企业早已意识到员工健康的重要性,却陷入‘鼓励运动易,科学管理难’的困境。” 从少平开门见山指出行业痛点。她表示,当前不少企业虽积极推动员工运动,但忽视了运动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导致健康管理效果不佳。而“心有氧”的推出,正是瞄准这一市场空白,以有氧运动为核心,构建智能化、组织化的健康管理体系。
企业为何越来越关注员工运动健康?
谈及“企业为何要重视员工运动健康”,从少平从企业运营的核心维度给出了清晰解答。
在她看来,员工健康绝非单纯的个人事务,而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隐形资产”。
从成本角度看,健康状况不佳的员工往往伴随更高的医疗报销支出、更长的病假时长,据行业观察,体重超标、心肺功能较弱的员工,年均病假天数比健康员工多2~3天,间接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替代成本与生产效率损耗。
从团队效能而言,规律运动能显著改善员工精力状态——通过有氧运动释放的内啡肽,可有效缓解职场压力与焦虑情绪,让员工在工作中保持更专注的状态,数据显示,参与系统性运动管理的团队,协同效率较此前提升15%以上。
更重要的是,关注员工健康也是企业构建文化凝聚力的关键:当企业为员工提供科学的运动管理工具、搭建团队运动互动场景时,能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进而增强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减少核心人才流失。“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企业将员工健康管理纳入战略规划,它不是‘额外开支’,而是能带来长期回报的投资。” 从少平强调。
产品内核:有氧科学+组织激励双驱动
谈及平台核心优势,从少平强调了“科学性”与“组织性”两大关键词。“对体重管理和心肺健康最有益的,是强度适中、持续较久的有氧运动。”她解释道,平台依托AI技术,通过智能手环、手表等设备监测运动数据,能清晰区分有氧与无氧时长,帮助用户在“燃脂区间”内高效运动。
与普通运动APP不同,“心有氧”更注重组织层面的健康管理。从少平介绍,平台打造了多维数据看板,支持苹果Watch、华为、荣耀等多品牌设备接入,实时收集有氧时长、心率、睡眠等指标;建立团队排名与PK机制,让部门、小组运动数据透明可比;设置积分与勋章体系,结合节日挑战、团队目标激发运动热情。“我们公司推行半年后,体重超标员工数量显著下降,出勤率与工作效率同步提升。”从少平以实际效果佐证,“健康果然是企业最值得的投资。”
科学支撑:有氧运动重塑身心状态
“平台的每一项功能设计,都有坚实的科学依据。”从少平进一步阐释,规律有氧运动的健康价值已得到充分验证:中低强度有氧运动能优化脂肪供能比例,降低体重反弹风险;改善瘦素敏感性,形成“运动—食欲”良性循环;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风险,还能释放内啡肽增强积极情绪。
为实现更全面的健康管理,平台还构建了“运动+体检”一站式闭环。从少平介绍,平台支持接入智能体检小站,20分钟即可完成血脂、血糖、血压等关键指标检测,数据自动同步至平台,既帮助员工掌握自身状况,也为企业制定健康干预计划提供依据。
从少平表示,作为全国首款B2C运动健康管理工具,“心有氧”平台已在超过10家企业和高校完成试点验证,为企业健康管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她表示,有试点企业员工反馈,使用该产品后,从不爱运动到养成运动习惯,仅用“半年减重20斤,不仅重拾健康,更为工作注入全新活力。”
行业认可:成为组织健康新选择
凭借创新设计与实际成效,“心有氧”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从少平介绍,目前,已有10余所高校及多家企业引进该系统,部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更将其纳入科研合作项目,探索组织健康管理创新路径。
对于平台未来发展,从少平充满信心:“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企业对员工健康管理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我们希望通过‘心有氧’,让有氧运动科学与组织行为激励深度融合,帮助更多企业实现员工健康与团队活力的双重提升。正如平台传递的理念——健康的企业,从有氧开始。”
(作者: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