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稻浪与古老长城,交织成北方水乡的田园诗画。
车子驶近楼子山水库时,一片金色的海洋猝不及防地涌入视野。时值仲秋,迁安稻花香里度假村的百亩稻田正迎来一年中最壮美的时节,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与远方的燕山余脉、蜿蜒的长城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画卷。
作为迁安楼子山乡村振兴综合体的开篇之作,这座隐藏在长城脚下的“世外桃源”,让我这个走南闯北的旅游博主也不禁为之惊叹。
稻花香里度假村位于迁安市楼子山水库北岸,石梯子沟村万亩围山转工程之下。这里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燕山余脉峰峦起伏,虽然不像太行山那般险峻,却别有一番雄姿;水库的水源来自清澈的白羊河,是难得的活水,在北方干旱的山区间蓄起了一池望不到边的清澈。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竟然能同时欣赏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那远去的烽烟,沧桑的陈迹,是凝固的历史,与眼前生机勃勃的稻田形成了奇妙的时空对话。度假村负责人对此的概括简洁而准确:“有山、有水、有长城”,这正是此地最引人入胜之处。
度假村的前身“明星阁”有着一段感人故事。早在1997年,石梯子沟村党支部书记史明星就在这片山水间修建了归村集体所有的饭店,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随着2011年史书记不幸离世,明星阁也逐渐沉寂。直到十几年后,民营企业家陈国有发现这片被遗忘的美景,决心让这里重新焕发光彩。
陈国有不仅完成了下游160亩优质水稻基地的打造,还对原有建筑进行升级改造。他巧妙地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与对史明星书记的纪念融为一体,于是有了“稻花香里度假村”的雅名,而“明星阁”的牌匾也赫然高悬其上,传承着一段感人至深的乡村发展故事。
漫步度假村,最令人心旷神怡的莫过于那片金色的稻海。稻花香里度假村所在的楼子山村拥有迁安市唯一的水稻连片种植区,这些天,稻田正值丰收前的最美时节。
微风吹过,稻浪起伏,散发出阵阵清香。度假村种植的并非普通水稻,还包括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胭脂稻。这种珍贵的稻米品种曾出现在《红楼梦》中,贾母对其称赞不绝。清代谢墉在《食味杂咏》中赞叹道:“泉溲色发兰苕绿,饭熟香起莲瓣红”。
站在观景台上远眺,水库碧波如镜,稻田金黄灿烂,远处长城蜿蜒如龙,几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和谐交融,构成了一场视觉盛宴。
度假村在餐饮上极具匠心。曾经担任唐山香格里拉大酒店行政主厨的苏洪凯经理为度假村定下了中高端的餐饮定位,要在农家菜上出新意、提升品质。
他们的稻香红烧肉堪称一绝——用自种的稻草捆扎,使红烧肉带有稻草的清香,再配以胭脂米饭,令人回味无穷。还有利用水库鱼烹制的“全鱼宴”,特别是“花鲢三吃”:鱼头汤、鱼肚丸、香辣水煮鱼尾,鲜美异常。
稻花香里度假村最令我欣赏的是其“村企联合+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度假村立足通过旅游业带动周边果蔬采摘、杂粮种植加工、农事体验等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构建“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新产业发展格局。
度假村优先招聘附近村民,优先采购当地农产品,甚至将娱乐设备和场地免费供村民使用。这种共赢模式让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土地租金、打工收入、分红收益,多种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夕阳西下,我漫步在稻田边的步道上,看到几位来自北京的游客正在水边垂钓。此景让我想起宋朝那位醉翁欧阳修。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想必眼前的钓翁之意也不在鱼,在乎的是山水之间啊!
这让我想到了,稻花香里度假村的真正魅力——这里吸引人们的不仅是美景美食,更是一种山水之间的生活意境。当长城遇上稻香,当历史邂逅未来,迁安这座长城脚下的水乡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