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聊聊伴游这行,现在可跟以前不一样了,不是光陪人逛景点、拍拍照就行,没点真本事根本接不到单。
很多人一提内卷就头疼,但伴游这行的内卷,我倒觉得是好事,它没让大家陷入无意义的内耗,反而逼出了更实在的服务。
以前谁都能做伴游,带客户特种兵似的打卡就行;现在不行了,得真能解决别人玩的时候遇到的麻烦,不然没人买单。
你们看,公园门口那些野导,陪逛加讲解收费 150-300 元一单,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接 3-4 单,保守算下来一天能赚 600 元,一个月就能过万;
宝妈梦瑶搞的 99 元 2 小时博物馆陪玩,到了暑期订单量噌噌涨;就连靠男友式服务的小白,夜场 18 点到 22 点的服务要 800-1200 元,还是有大把人预约。这些数据摆着,说明大家愿意为能解决问题的陪伴花钱,这种内卷其实是行业变成熟的表现。
咱先说说宝妈梦瑶的事儿。她 40 岁,以前是美术培训机构的销售,后来公司倒闭了,就专心带娃。带娃的日子里,她没闲着,逛遍了环球影城、故宫、各种博物馆,不仅把抢票攻略摸得门儿清,还自己整理了份陪玩地图,哪好玩哪踩雷都记得明明白白。
你们知道她发现啥痛点了吗?好多宝妈带娃玩,不光想让孩子开心,还想让娃学点东西,可自己没精力做攻略,也没能力给孩子讲知识。
于是她就搞了亲子研学路线,走中轴线一日游能给孩子讲历史,去科技馆的路线能做科学启蒙,还能按客户的时间和需求定制行程。
刚开始为了让宝妈们体验,她还搞了 99 元 2 小时的博物馆陪玩,负责预约门票、陪孩子参观,宝妈们要么在馆外等,要么去喝杯咖啡放松。
她这招妙就妙在,把带娃和研学结合了,解决了宝妈玩得好还学得值的需求,比单纯带娃逛公园有用多了。
再说说香港读心理学硕士的小莓。她空闲时接伴游的活,以前总陪女生去迪士尼,一天走 15000 步,累得不行,后来就转做轻松点的路线。
她服务的大多是单身女生,这些女生出门玩,怕的不是没路线,是没安全感、没人分享,情绪不好的时候也没人疏导。
有次她带一对母女,女儿想找贵点的自助餐厅,妈妈觉得路边摊更实惠,俩人吵得不可开交,小莓就提议去特色茶餐厅,女儿能吃丰盛点,妈妈也能选简单的,矛盾一下就化解了。
还有次陪一个失恋的女生,女生想重走和前男友去过的路,从维港坐船去西贡,逛遍全岛再吃海鲜大餐。
小莓一路都在夸她,说她有双爱笑的大眼睛,身材也苗条,还帮她拍了好多笑脸照,最后还在微信上安慰她你这么好,肯定能遇到更好的人。
她一年就接 40-50 单,但每单都能戳中客户的情绪需求,这可不是传统导游光管路线能比的。
其实伴游这行现在的核心逻辑特简单:不再是谁能陪玩谁上,而是谁能解决痛点谁上。梦瑶要学研学设计、历史知识,小莓要练沟通和心理疏导,每个人都在磨自己的本事。
要是想做这行,可别想着走捷径,先想清楚自己能解决哪类人的玩的烦恼,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才能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