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甘孜州首个、四川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村落。
坐落于藏羌彝走廊核心区的基卡依村,地处嘉绒藏族文化核心区及东女文化遗存地。当晨雾漫过山腰,一座座碉楼若隐若现,犹如时光的守望者。这里完整保留着“女子成人礼”等古老传统,拥有“丹巴古碉群”“罕额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汉代石棺葬墓群”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藏族碉楼营造技艺、顶毪衫歌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让这个先后荣获“中国景观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的村落,成为深受海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非遗刺绣
在多年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基卡依村特别注重创新实践和乡村参与。通过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和民宿联盟协会,全村60%村民从事旅游民宿,90%以上村民参与旅游业。同时,利用千年古碉建造技艺和藏式民居特色,开发活态博物馆,将土陶制作、手工艺刺绣等非遗项目融入研学产品,形成“民宿+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秋日基卡依村美如油画
“这是我们几代人的荣耀!”在村里经营民宿多年的二西且绒感慨,“以前游客来主要是看风景,现在他们会住下来,跟着学跳锅庄,体验制作传统美食。这份荣誉会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嘉绒文化的魅力。”
基卡依村获“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荣誉称号
基卡依村的成功入选,是丹巴县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更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丹巴县坚持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围绕“以农为本、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通过出台《举全县之力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配套制定文旅高质量发展激励措施、民宿产业扶持办法等专项政策,丹巴构建起“1+N”政策支撑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这些政策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打造“地球之花·美人丹巴”IP,构建全域全季旅游格局;培育差异化、特质化的美丽乡村旅游点;成立民宿酒店协会,吸引松赞山居、希尔顿等知名品牌入驻;推出《梨花下的成人礼 》《东女王的一天》等沉浸式实景剧;深度挖掘嘉绒饮食文化,研发“丹巴特色凉拌饭”系列产品;发展有机酿酒葡萄种植,建设梭坡葡萄酒特色小镇;立足苹果优生区优势,发展“美人脆”苹果产业,年产量超200万斤,成为甘孜州首例获得欧盟有机认证的特色水果。这些举措共同构建起以“美人、美景、美宿、美食、美酒、美果”为核心的美丽经济体系。
基卡依村村寨里跳起原生态锅庄
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女士在基卡依村住了三天,仍意犹未尽:“这里不仅有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更难得的是鲜活的文化传承。清晨看炊烟袅袅,白天参与农耕体验,晚上围着篝火跳锅庄,这种深度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据统计,2025年1月至9月,基卡依村接待游客33.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4亿元。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万元。2024年,丹巴县实现全网累计曝光量10亿+,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4亿元。全县民宿达642家,覆盖68.6%的村庄,形成“民宿+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站在新起点上,丹巴县将围绕“一心两廊”全域旅游布局,借助基卡依村“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品牌效应,持续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文化影响力,努力将丹巴打造成为高品质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