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秋天的暖阳一扫连日阴雨带来的凉意,一辆接一辆汽车驶入原天津第一机床厂老厂区的停车场。这里津一Park的白色帐篷已搭起,空气里浮动着手冲咖啡香、草木染的草木气,还有老钢铁骨架与新木牌碰撞出的鲜活气息。一扇扇车门打开,来“赶集”的年轻人或三五成群,或领着小朋友,或拖家带“狗”,融入“慢人生活节”。3公里之外,棉三创意街区的“Yi起野餐市集”也渐渐热闹起来,这个周末,天津年轻人的“赶集地图”,牢牢锁定了正在苏醒的工业遗存。
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
老厂房的新生密码
津一Park的慢人生活节带着“修复城市记忆”的自觉。斑驳的红砖墙保留着上世纪机床厂的肌理,退役的龙门吊静静矗立,连地面都刻意保留了部分原始水泥纹路。“我们不是拆旧建新,是把工业遗产‘唤醒’。”天津泰达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萌介绍,“核心是让‘工业锈带’重焕生机——保留钢铁骨架、退役机床,让城市工业记忆有迹可循。市集就像催化剂,把国庆中秋的热度延续到日常,让曾经的生产车间,变成市民逛展、购物、听音乐的‘生活秀带’。”
新市集让老厂房的“烟火气”超出预期,年轻人成为“赶集”主力军,他们不再满足于“打卡拍照”,而是在老厂区里参与扎染等手作体验、听独立乐队演出、参与戏剧和瑜伽课程。李萌说:“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热闹,而是让这里成为‘不想走、还想来’的活力地标。未来会引入更多文化休闲活动,让工业遗存真正融入市民生活。”
当“市集”不止于摆摊儿:
年轻人的“双向治愈”
老厂房的户外场地,一场狗狗障碍赛正热闹上演。金毛“可乐”有些笨拙地最后一个绕过障碍物,主人杨雪大笑着用手机记录下自家狗狗勇夺最后一名的时刻:“没想到老厂区这么‘宠物友好’!草皮软和,空间又大,狗狗撒欢儿,我们也放松。”作为资深养宠人,杨雪每周都要来这里遛狗,“这里保留了工业风,又有开阔绿地,连标识牌都是齿轮造型的,太懂年轻人了!”
在自由市集区常常有找不到摊主,“邻居”代卖的情况发生,“来摆摊不只是卖货,更是交朋友。”手作饰品摊主橘子指对面的扎染摊主,“我们昨天还约着去参加了一场户外瑜伽课。老工厂户外的空间大,摊位散在其中就像游乐场里的游乐设施,客人逛累了也愿意坐下来聊聊天。”她特别提到,时不时有人提出试试自己动手的要求,“虽然DIY(自己动手制作)不是我主打的项目,但来市集就是为了交朋友,和新朋友一起坐在这里尝试手作,像在老工厂里搞创作,特有感觉。”
当“赶集”成为城市叙事:
年轻人与老厂房的双向奔赴
两场市集、三天时光,这些工业遗存用最生动的方式证明:老工业厂区的活力,藏在年轻人的热爱里。年轻人爱“赶集”,本质是寻找有温度的连接。这里既有工业遗存的厚重,又有年轻人创造的鲜活,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共建者。他们每一个参与者都用自己的活力,赋予沉寂的厂房崭新的生命。
这个周末,无数年轻人用脚步投票:最好的城市更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老故事里长出新热爱。下周末,老厂区里的一场场新市集会继续开启——毕竟,这里的“生活秀带”,才刚刚开始。(记者 丁晓晨)
上一篇:粤桂协作助力苗乡渔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