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今年计划去布鲁塞尔旅游,恭喜你,行程意外地加入了“真人吃鸡套餐”——你会发现尿童雕像不再仅仅浇自来水,而是可能会顺手洒点“特别调料”,比如引爆手榴弹的火花。大广场上空不再只是钟声回响,甚至可能伴随“哒哒哒”的枪声。市长在线安利游客:“拍照时记得蹲低,剪刀手抬高点,不然下一秒可能多个弹孔,修图费可得加。”
去年的布鲁塞尔市民还在抱怨薯条价格上涨,今年情况更加“升级”:薯条飞弹横空出世,60起枪击事件中,三分之一发生在暑假期间,黑帮的“旺季”比旅游局还懂。官方口径是死亡人数“仅”两人,虽然听起来像是安慰,但流弹可不会挑人,检察官贴心地提醒:“人人有奖”,一不小心,你可能就成了这个“盲盒游戏”的一部分,拆开结果全看运气。
政府应对的措施堪称“军事化拼好饭”。防长弗兰肯表示,年底前或将部署士兵在布鲁塞尔巡逻,简单来说——警察顶不住,坦克出马。虽然法律条文还没完善,士兵们只能先当“移动路标”,子弹来了,立正敬礼:“请先。”
首相也不甘落后,召集了司法、财政和国防部长组成“毒品必死”群,目标明确——让牢里的黑帮头目无法远程操作,连王者都打不了。财政方面,检察官半年前提出要1000万欧元的预算没得到回应,如今司法部长直接甩出10亿欧元。摄像头、警车、监狱网速一起升5G,目标是让黑帮直播时卡顿。智库们也发话了,“给移民二代发工卡”,否则抓一批又会有一批,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然而,理性的小喇叭提醒大家:布鲁塞尔的病,并不是比利时的专利,而是整个欧洲的问题。暴力在欧洲并不罕见,布鲁塞尔正好处在欧洲“毒品大动脉”的十字路口——安特卫普港是进货地,荷兰的地下实验室负责分装,法国的马赛则是转运站。布鲁塞尔恰巧处于中间,成了“欧盟收费站”,黑帮全球化,武器价格便宜,社交软件拉群速度远超政府办事效率,欧洲还在用上世纪90年代的流程处理21世纪的问题。
再看看布鲁塞尔的多元化人口:46%的人口来自外来移民,是全国最高的。多元化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政客们一边吃着移民送的华夫饼,一边抱怨饼太烫,把盘子推给下一任。布鲁塞尔的语言分区、警力分散、19个市镇的管理模式,使得黑帮只需一个Telegram频道便能覆盖全城,而行政体系的碎片化,根本无法与黑帮的高度一体化抗衡。
如果年底真看到士兵站在尿童旁边站岗,别急着发朋友圈“多酷”,那意味着政府正式将“欧洲首都”升级为“欧洲首枪”。如果10亿欧元的预算花完,法律通过,兵哥哥也上岗,但子弹依旧乱飞,那就不再是“犯罪问题”,而是“欧洲治理模型”的严重BUG。
毕竟,当一个城市需要防弹背心迎接圣诞,连圣诞老人都得过安检,那么谁还关心烟囱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