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水车博览园与金城关景区,一个在黄河之滨讲述水利智慧,一个在丝路要冲传承人文底蕴,它们共同构成了兰州“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的双子星,值得文化爱好者细细品读。
兰州水车博览园:该园位于黄河南岸,以复原和展示传统水车为核心。园内设有大型仿古水车,通过水斗、刮板等结构将河水提升至水渠,呈现历史上沿河农业灌溉的实物场景。兰州水车历史悠久,明嘉靖时期已有使用记载,曾是沿岸农田灌溉的重要工具,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实物水车外,园内还设有水磨坊、水车文化展示区等,通过图文和模型介绍水车的结构原理与发展历程,帮助游客理解这一传统水利技术在西北干旱地区的应用价值。
金城关景区:金城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要冲,现有建筑群为仿古复建,集中展示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民俗。区内主要设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秦腔博物馆、兰州彩陶馆等专题展馆。非遗馆内系统展示包括兰州刻葫芦、洮砚雕刻、黄河水车制作技艺、兰州牛肉面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通过实物、图文与影像结合的方式呈现其工艺流程与文化内涵。建筑外观借鉴明清风格,与山势结合形成层次丰富的仿古群落,傍晚时分视野开阔,可远眺黄河与城区景象。
当大水车吱呀转动,把黄河水“拎”进水渠的瞬间;当金城关非遗馆里,老师傅的刻刀在葫芦上划出细腻纹路——才真正触到兰州“千年对话”的温度。记得去看一场完整的水车演示,听传承人讲段洮砚的故事,再去民俗馆的老四合院摸一摸青砖,感受老兰州的生活气息。毕竟,能同时遇见黄河的水利智慧和丝路的人文底蕴,这样的兰州,值得慢慢读。
天庆博物馆、三木自行车博物馆、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这三处文艺地标各有千秋,从传统收藏到先锋创意,承包了你对“文化与艺术”的所有想象,堪称兰州的“文创艺术三角区”。
天庆博物馆:是一座高品位非国有文博机构,馆藏丰富,特色鲜明。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共六层。博物馆收藏了诸多古代及近现代书画大师的真迹。其镇馆之宝是元代赵孟頫的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件作品传世稀少,艺术价值极高 。此外,你还能看到齐白石的《双寿图》、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及明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明四家”的《明人金笺扇集册》等。
馆内设有专门的藏书阁,珍藏有全球限量20套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渊阁《四库全书》高清影印本(编号07)以及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宗伯集》卷八真迹 。
博物馆还设有“中外名人手札展”,展出了如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居里夫人、钱学森等科学巨匠,以及拿破仑、林肯等历史人物的亲笔信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收藏了英国物理学家霍金使用过的红色电动轮椅、博士论文等珍贵遗物,是除英国外全球唯一的收藏机构。除了上述亮点,馆内还系统陈列了史前彩陶、青铜器、唐卡、官窑瓷器等各类艺术品,内容十分丰富 。
三木自行车博物馆:藏着500余辆“自行车界的宝藏”,从1868年的“ boneshaker(震骨车)”到上世纪80年代的“凤凰牌二八杠”,从英国“劳斯莱斯”古董自行车到国内罕见的“军用自行车”,每一辆都有故事。馆内的“自行车发展史展厅”用时间轴串联起自行车从“奢侈品”到“日用品”的演变,你能看到“女性自行车”如何从“裙撑款”发展到“现代变速款”,还能在“互动区”试骑复古自行车,拍一组“穿越感”十足的照片。
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这里是兰州“文创潮地”,入驻的“原创设计工作室”能定制手账本、文创首饰;“艺术展馆”常年举办新锐画展、装置艺术展。园区定期举办“文创市集”,本土设计师带着原创作品扎堆出摊,从手工皮具到非遗改造产品,总能淘到独一无二的宝贝。夜晚的“livehouse”常有乐队演出,民谣、摇滚轮番登场,文艺青年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从在天庆博物馆凑近看敦煌壁画的飞天衣袂,到在三木自行车馆骑上百年前的“震骨车”拍复古大片,再到傍晚蹲在创意产业园的市集里,淘一件本土设计师做的手作首饰,最后在livehouse里跟着民谣晃到深夜——这才是兰州文艺玩家的“完美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