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是医学“皇冠上的明珠”;而术后康复,则是明珠照亮的生命长河。对经历肝移植的患儿来说,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而漫长的监测、频繁的穿刺、陌生的仪器、与父母分离的惶恐,都可能成为他们小小世界的“风暴”。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9F肝移植科病房,在院长董家鸿院士、副院长卢倩以及肝移植科主任徐光勋的带领下,社服部、护理部、病区医护人员共同创新打造“移植患儿活动角”——墙上“长”出可以转动的齿轮,窗上贴着会“眨眼”的小动物,书架蹲着皮卡丘,画板在等着蜡笔降落;物理治疗被藏进“闯关游戏”,认知训练变成“寻宝地图”,还设置了儿童的留言板,家长们更愿意称呼这里为“孩子们的小乐园”。并且在患儿入出院时,医护人员会送出一份“迎接礼”和康复“祝福礼”用来鼓励小勇士们。
这片小“乐园”,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爱心支持。医院社会服务部联动社会公益资源,由北京慈缘基金会资助“儿童友好病房”项目,为孩子们打造了温馨、安全、充满童话色彩的康复空间;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发起的“移童画梦”、“水木欣生”、“新苗助学”等系列公益项目,为移植儿童提供健康管理、心理关怀与学习等方面的支持,从治疗陪伴到成长支持都让孩子们在康复路上重获健康,也能继续成长、追梦。
据悉,2020年5月起,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发起“终末期肝病患儿医疗救助项目”,让“希望”不再因为费用而迟到,经济困难的家庭也能做肝移植。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资助几十名“新肝宝贝”。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关爱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通过移植,孩子们的疾病得以医治,生命得以延续,希望每一个“新肝宝贝”,从在这个的“乐园”里出发,带着会呼吸的童话,奔向辽阔的人生。
来源 | 肝胆胰中心
文章 |林景熠
责任编辑 | 周汐遥
美编排版 | 宣传中心
审核 | 韩冬野
要闻回顾 news
名医加盟 | 心血管内科:王禹川
点滴温暖 | 病房里的暖色调:亲情与仁心的交织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