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及其相关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因肾衰竭去世。肾脏是人体至关重要的器官,它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调节体内的水和盐分、保持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
如果肾脏功能受损,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就会堆积,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肾脏疾病的发生往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不自觉地对肾脏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加速了肾脏的衰竭。
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习惯,往往可能成为肾脏健康的隐形杀手。
首先,憋尿是许多人习惯性的行为,尤其是忙碌的上班族或者老年人,有时候,人们因为工作繁忙或外出不便,可能会选择憋尿。
然而,长期憋尿会导致膀胱压力增加,尿液无法及时排出,容易对肾脏造成负担,憋尿不仅会引起尿路感染,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膀胱和肾脏的慢性炎症,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
尤其是对那些本身已有肾病的人,憋尿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脏排毒功能的衰退,医生建议,高血压或肾脏病患者应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以减少对肾脏的伤害。
第二,滥用止痛药也是肾衰竭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止痛药,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常用于缓解身体疼痛或炎症。
尽管这些药物在短期使用时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但长期滥用会对肾脏造成伤害,研究显示,NSAIDs的使用与急性肾损伤、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止痛药会影响肾脏的血流量,抑制肾脏的过滤功能,导致肾小管损伤,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有肾脏问题的人,滥用止痛药会加速肾功能的退化。
因此,医生建议,肾脏病患者应避免长期或过度使用止痛药,特别是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肾脏的药物负担。
过量摄入高汤,尤其是火锅汤和浓肉汤,作为许多人喜爱的美食,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盐分,长期摄入这种食物,会导致体内的盐分和脂肪过多积累,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
浓汤经过长时间熬煮后,会将肉类的脂肪和一些有害物质溶解到汤中,这些成分进入体内后,肾脏需要额外工作来清除这些毒素,最终可能引起肾功能下降。
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很多人习惯吃火锅和浓汤,但这类食物对肾脏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高盐饮食不仅会导致水肿,还可能引发高血压,而高血压本身就是导致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高血脂和肾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食用高盐、高脂的浓汤和火锅汤。
不注意保暖,引发感冒和感染,冬季天气寒冷,许多人忽视了对身体,特别是头部、脖部和腰腹部的保暖,这些地方一旦受到寒冷刺激,容易引发感冒或其他感染,进而引起肾脏的负担。
寒冷的气温会使血管收缩,血流变得缓慢,导致肾脏的供血不足,如果再加上感冒引发的炎症反应,肾脏就会更加容易受到损害。
尤其是肾脏本身已经存在问题的人群,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感染,感染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可能引发肾脏功能衰竭。
因此,在寒冷的季节里,高血压或肾脏病患者应该格外注意保暖,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头部、脖部和腰部的保暖,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感冒和感染的风险,保护肾脏免受寒冷侵害。
饮水过少。水是身体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对于肾脏来说,充足的水分摄入是维持正常排泄功能的前提,水有助于肾脏将体内的废物和毒素通过尿液排出,减少肾脏负担。
然而,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尤其是上班族和老年人,常常因为懒得喝水或不渴就忽视水分的摄入,长期饮水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废物和毒素无法及时排出,增加肾脏的工作压力。
对于肾脏功能正常的人来说,保证每天足够的水分摄入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已经有肾脏问题的人,饮水量的调整则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摄入过多高钾食物,特别是针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一个必须引起警惕的问题,钾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对于心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然而,当肾功能出现问题时,肾脏对钾的排泄能力会下降,导致血液中的钾浓度过高,高钾血症会对心脏产生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脏停搏等危险症状。
因此,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减少高钾食物的摄入,如香蕉、橙子、土豆等,避免过量的钾进入体内。
对于这些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的肾脏功能情况,调整钾的摄入量,以确保体内的钾水平保持在安全范围。
定期体检和监测对于肾脏病患者至关重要,许多人只有在出现明显症状时才去医院检查,但这时候病情往往已经比较严重。
定期体检,特别是肾功能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肾脏问题,进行早期干预,肾脏病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的检查和监测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高风险人群,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能够有效控制肾脏疾病的发展。
肾脏是人体至关重要的器官,保护肾脏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上述不良习惯,可以大大降低肾脏病的风险,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肾衰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郭晓璐,付琴,刁永书.系统性家庭干预对慢性肾衰患者营养情况、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
下一篇:广交会“磁吸效应”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