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露天市场,空气中常常弥漫着烤玉米和香料的混合香气。在市场的一个摊位上,摊主将风油精装进透明的小玻璃瓶,并与手工木雕、咖啡豆一起陈列。每当有顾客经过,他就会热情地介绍:“这是来自中国的‘神水’,不仅能驱蚊,还能提神。”
风油精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日用品,在非洲的社交场合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当当地年轻人去拜访岳父母时,除了带上传统的花布和银饰,口袋里常常还会塞上两三瓶风油精。曾有援建人员观察到,在某个非洲家庭中,一位刚订婚的年轻人将风油精作为礼物赠送给长辈。长辈在与人谈起时还自豪地说:“这孩子心思细腻,知道我们夏天蚊子多,送我们这个真是体贴。”
在非洲,风油精的售价约为60元人民币,而在国内,风油精通常只需3-6元。这一溢价不仅来自进口成本,还涉及当地的关税和多级分销环节。即便如此,风油精依然非常畅销,甚至出现了“如果风油精是女人,我就娶她”的流行语,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与国内市场的使用情况不同,在非洲,风油精的用途非常广泛。有的人在喝咖啡时,会将几滴风油精滴入杯中,以此驱散下午的疲倦;女性编好脏辫后,会在发尾涂上少许风油精,既能防蚊,又能减少汗味;当有人感到头晕时,还会把瓶口凑近鼻尖吸上一吸,认为这比喝汽水更有效地恢复清醒。
风油精在非洲的流行,实际上是因为它完美契合了当地的需求。它既没有复杂的高科技成分,也没有噱头,但却能精准满足人们的驱蚊和提神需求,因此广受认可。
要理解风油精为何在非洲如此受欢迎,我们首先得了解当地的蚊虫困扰。非洲是全球疟疾病例的重灾区,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蚊虫传播的疟疾。在一些偏远地区,医疗资源极其匮乏,村民们很难得到及时的治疗。一名儿童被蚊子叮咬后,体温迅速升高至40度,但因村里小诊所缺乏相关药物,直到转到镇上的医院时,孩子已经处于危险状态。
对于当地人来说,驱蚊产品不仅是“日常必需品”,而且关乎健康。风油精的配方能有效缓解蚊虫叮咬后的不适,薄荷脑和桉油带来的清凉感,能迅速舒缓在高温下的不适。更重要的是,风油精的价格相对亲民,6美元左右的定价,使得普通家庭也能负担得起,而进口西药常常价格昂贵,超出了当地民众的消费能力。
有趣的是,尽管印度以仿制药闻名,但在非洲风油精市场中并未占有一席之地。其主要原因在于,印度生产的类似产品虽然包装与中国风油精接近,但当地民众反映“清凉感不够,效果差”,因此未能成功打开市场。而中国企业凭借大规模的生产和采购优势,降低了成本,同时保持了高品质,使得风油精在非洲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对非洲出口的风油精超过4000吨,创汇1.63亿元,这也反映了中国在这个市场的巨大影响力。
风油精在非洲的成功,并非孤例。像老干妈辣酱也在非洲市场大受欢迎,单瓶售价是国内的三倍,且常年占据超市显眼位置,成为当地民众的热销商品。六神花露水由于其实用性和精致包装,成为年轻人心中的“轻奢品”,夏季时常随身携带。而蝴蝶牌缝纫机和永久牌自行车则成为了当地家庭的财富象征,尤其在一些小城镇,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几乎等同于拥有一辆宝马。
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华为、大疆等高科技企业上,也体现在这些“接地气”的商品上。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既在于它能够提供技术突破的高端产品,也在于它能够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高性价比商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总的来说,风油精、缝纫机等中国商品的走红,表明中国制造正以多元化的方式融入全球市场。高科技产品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创新能力,而日常商品则凭借其实用性赢得了民众的认可。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正是为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者提供适配商品。
上一篇:吉安滨江公园垂柳风光欣赏
下一篇:西安彰显开放包容姿态迎接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