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再与自己为敌,世界便再也上不了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人每天都会和自己进行5000次对话,其中大多数时候都在否定自己:“我很差、我不行、我做不到......”
这一切的根源,都源于内心不够强大,内核不稳。
而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和庄子早已为我们指明了出路:真正的强大,不是对外扩张,而是停止自我消耗。

以下是内心强大的十重境界,看看你修炼到哪一级了?
境界一:破我执,允许一切发生
佛家讲“我执”,就是要外界按照“我”的标准运转,否则就痛苦生气。
《唯识述记》说:“我执为根,生诸烦恼。”除了身体的病痛,人生绝大多数痛苦都源于此。
然而世事无常,我们无法左右一切。真正强大的人懂得:凡是发生的,都是来丰富我、成就我的。
当你不再较劲,允许万事自然穿过生命,所有糟糕的人和事,终将成为成长的契机。
境界二:不在意,建立情绪防火墙
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27岁火遍全球,《时代周刊》为他定制特刊,他却看都不看。
他解释说:“如果相信他们对我的称赞,我接下来就会相信他们对我的攻击。”
这正应了庄子赞赏的境界:“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内心强大,不是去证明什么,而是能屏蔽什么。
境界三:不解释,笃定走自己的路
有人问蔡澜如何面对非议,他回了四个字:“不理没事。”
山不解释高度,不影响其巍峨;海不解释深度,不影响其辽阔。
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嘴里的你有多少个版本。懂你的人无需解释,不懂的人说破嘴皮也无用。
真正的强大,不是在口头上赢得别人,而是打心底里悦纳自己。
境界四:不愤怒,修炼如如不动的定力
《水浒传》中杨志因一时气愤杀了牛二,自己吃了牢饭;而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
苏轼说得好:“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内心强大,不是有硬碰硬的勇气,而是有缴械投降的智慧。
转载【智法先生】公众号或微:dyfs858
境界五:不追问,学会翻篇的智慧
面对命运的捉弄,我们常苦苦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莫言在《生死疲劳》中说:“世事犹如书籍,一页一页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已发生的事,再追问也无济于事。想走的人留不住,装睡的人叫不醒。
真正的强大,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
境界六:不入局,活在缘分中而非关系里
作家亦舒说:“命运的旅途中,每个人演出的时间都是规定的,该离场时,多么不舍得,也得离场。”
蒋勋进一步点破:“深于情,而不困于情。”
与其活在关系里,不如活在缘分中。走散的人挥手告别,身边的人好好对待。
内心强大,不是看清结局后变得冷漠,而是历经无常后更懂珍惜。
境界七:不诉苦,苦而不言的修养
面对苦难,有三种态度:被苦难打倒、逢人诉苦、凌驾于苦难之上。
苏轼一生颠沛,却道“一蓑烟雨任平生”;杨绛晚年丧夫丧女,却称自己为“绝代佳人”,继续看书写作。
真正的强大,是能做到苦而不怨,苦而不诉。
境界八:不自怜,从受害者到幸存者
脑瘫博士黄美廉说:“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社会心理学将人分为受害者与幸存者两种心态。自怜自艾者在痛苦中越陷越深,而不自怜者哪怕疾风骤雨,仍能守住心中艳阳天。
内心强大,是戒掉落难者心态,永远以幸存者的姿态生猛活着。

境界九:不清高,务实的人生智慧
年轻时要面子,年长后才知道:把日子过好才是实打实的。
心气再高,见客户也要客客气气;自尊再强,没饭吃就得放低身段赚钱。
真正的强大,不是守着自尊,而是能为了更重要的事暂时放下自尊。
境界十:不孤独,在独处中滋养灵魂
《庄子》说:“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木心在莫干山隐居读书,终成一代名家;陈道明推掉应酬浸润艺术,活出难得风骨。
平庸者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者在孤独中成就自我。
大道至简,修炼在心
《庄子·应帝王》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如同明镜,来者不拒,往者不追,故能穿梭世间而不被外物所伤。
对照这十重境界,从今天开始修炼:
每天静坐10分钟观察思绪来去而不执着
建立情绪防火墙,问自己“这件事三个月后还重要吗”
以成长代替胜负把每次挑战视为锻炼心性的机会
当你停止自我消耗,把看向外界的目光收回内心,你会发现:那些曾经困扰你的一切,早已不再是问题。
因为真正的强大,从来都是向内求的。#人生#星座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