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动健康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动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和健康与医改政策实验室协办,北京德施普康健康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院提供支持。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动健康专委会在京领导成员,来自会员单位14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主动健康领域的标准化发展及相关议题。

会员单位代表合影
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动健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曹琦主持会议。主任委员王虎峰教授向与会人员进行了年度工作汇报,详细阐述了专委会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与下一步工作计划。王虎峰指出,专委会在过去一年里通过积极开展主动健康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成功推动了健康家庭标准化与测评工具的开发、参加制订并发布了专家共识。专委会还加强了与社会各界的互动,通过开展调研活动,深入探讨了健康家庭建设和医疗健康服务的标准化问题,提升了社会对主动健康的认识与关注。他强调,专委会将在继续推动主动健康领域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扩展合作领域,尤其是在家庭健康、健康校园建设等社会性场景的标准制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专委会将加强与国内外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致力于通过标准化引领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并加速主动健康服务在基层社会的普及与实施。

王虎峰进行年度总结汇报与展望
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动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永丽主持“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研究与思考”环节。参会嘉宾进行了关于团体标准制定的专题报告和讨论。专委会秘书长曹琦以《健康视角下多维度家庭分类标准立项预研究报告》为题,介绍了家庭健康分类标准的研究框架和未来方向。她强调,通过整合健康视角与社会经济因素,将为不同类型的家庭提供精确的健康分类和服务指导,推动健康家庭建设的标准化进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郭永丽以《构建中国儿童主动健康标准体系现状与未来之路》为题,分享了关于儿童主动健康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建立科学的儿童健康标准体系,能够更好地推动儿童健康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专委会成员代表李翠以《肛肠专病领域健康与疾病标准化管理实践》为题,详细介绍了肛肠专病领域在健康与疾病管理中的标准化实践,强调了通过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及技术模式的标准化,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

曹琦汇报

郭永丽汇报

李翠汇报
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动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洁和李瑞锋主持“交流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五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话题一聚焦国家战略,研讨“十五五”时期主动健康标准化发展路径与重点方向;话题二探讨了如何加快各领域主动健康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推进;话题三则关注慢性病管理、企事业单位、试点先进单位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等四大重点对象的标准化工作;话题四讨论了标委会会员服务的需求,包括学术会议、业务培训和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话题五则针对下阶段专委会的核心任务与工作重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未来的工作应聚焦大健康领域,推动社会健康管理和医疗健康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合作和研究,参与制定与实际需求相符的标准,促进健康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孙洁主持

李瑞锋主持
王虎峰主任委员对本次工作会议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专委会将致力于助推标准化在健康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管理模式创新、服务体系优化、数智技术应用三大核心方向,聚焦家庭、社区、校园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推动更多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标准制定。未来将加强与各界专家和单位的合作,确保标准制定工作与国家健康战略高度契合,最终为社会健康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此次会议为主动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也为未来的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会者纷纷表示,将继续推动主动健康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