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生命通道的守护者
创始人
2025-10-30 08:42:01
0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9日讯(通讯员 夏牡丹 肖会玲)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在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响起,预示着又一场生命的竞速开始了。

这里是消化内科的战场,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急危重症——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如烈火,要求医护人员如雷霆般迅速响应。而在另一些时刻,这里又像是一间精密的微雕工作室,医生们手持内镜,在蜿蜒的胃肠道内,于毫米之间施展绝技。

从“急先锋”到“绣花工”,这种角色的无缝切换,源于科室数十年的深厚底蕴与硬核实力。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从诊断到治疗、从腔内到腔外的跨越式进步。

李泓俊带领团队仔细研讨,为患者制定最科学的治疗方案。

如果说急诊抢救彰显的是科室的“速度”,那么对早期癌症的精准微创治疗,则体现了他们的“精度”。62岁的王女士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不久前,在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的免费“五癌筛查”公益活动中,王女士在肠镜检查中发现乙状结肠有肿物,病理结果确诊为黏膜内癌。

“早期大肠癌通常缺乏明显临床症状,像王女士这样通过筛查发现的病例越来越多了。”面对王女士病情,科室主任李泓俊和主治医师李翠决定采用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TD)这一创新技术。

“隧道法是在传统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基础上的技术改良,特别适用于环周型病变。”李泓俊介绍,“通过建立黏膜下隧道进行精准剥离,既能确保病变部位被完整切除,又可实现切缘的精确评估。”

手术台上,消化内科团队通过内镜在王女士乙状结肠距肛门25厘米处发现一个5厘米×5厘米的肿瘤。团队采用ESD建立操作隧道,沿黏膜下层向口侧精准分离,完整剥离并取出肿瘤组织。整个过程操作精准,创面处理干净,术中几乎无出血。

“手术很顺利,没有任何痛苦的感觉。”术后第3天,王女士就能进食流质饮食并自主活动,如今已康复出院。

精益求精,消化内科不断精进内镜诊疗技术。

这台手术是科室内镜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常规的胃肠镜检查,到息肉切除、内镜下止血,再到如今已常规开展的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T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黏膜下挖除术(ESE)、全层切除术(EFR)、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等四级高难度手术,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实现了从简单病变处理到复杂肿瘤根治的质的飞跃。超声内镜、肠道支架植入、肠梗阻导管置入等技术的成熟应用,更标志着其内镜诊疗体系步入精准化时代。

科室的根基深厚,在急危重症救治中尤为凸显。今年2月15日,52岁的梁先生因急性胰腺炎入院。他在暴食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来院时已处于昏迷状态。

“梁先生血脂高,长期饮酒,是典型的混合性病因——脂源性与酒精性共同作用下的急性胰腺炎。”科室副主任邹健梅回忆,入院时,梁先生的甘油三酯高达52.3毫摩尔/升,而正常值不超过1.7毫摩尔/升,“抽出来的血都是白色的‘油’。”

梁先生的诊断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酸碱平衡紊乱等。医疗团队立即展开全方位抢救,血液净化、抗炎、呼吸循环支持……

治疗过程考验着所有人的毅力。“连续做了几天的血液过滤,患者都没有小便,直到10天后才终于有了。”邹健梅说。

经过精心治疗,梁先生最终转危为安。出院时,肾功能基本恢复,甘油三酯降至2.61毫摩尔/升,各项指标趋于正常。这场胜利,是科室综合救治实力的集中体现。

同样惊心动魄的,还有44岁的邱先生的故事。

为患者实施床旁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

邱先生患有酒精性肝硬化多年,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老病号”。今年10月18日,因进食粗糙食物,他再次发生呕血入院。次日清晨,病情急转直下,邱先生大量呕血,病房卫生间内的地板被鲜血染红,鲜红色血液伴血凝块达1500毫升,血红蛋白骤跌,血压一度低至80/40毫米汞柱,生命垂危。

刻不容缓!积极扩容、输血、降门脉压的同时,紧急将邱先生转入ICU,李泓俊带领团队为其实施了气管插管下的内镜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成功封堵了破裂的血管。

如今,邱先生生命体征平稳,精神状态良好,即将出院。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再次证明了科室在应对消化道大出血这类急症上的高效与果断。

科室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内镜室的全面提质升级。近年来,医院引进了全新胃肠镜、超声内镜等诊疗设备,为高难度手术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

今年,科室还选派几名骨干外出进修内镜技术,引进高层次人才,持续优化团队结构。目前,科室编制床位54张,拥有高级职称专家4名、主治医师5名及硕士研究生4名,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

消化内科护理团队以人文护理为本,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在这里,精湛的技术之上,始终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护士长易春香对那位同样因消化道大出血入院的张女士记忆犹新:“那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名患者,出血量很大,呕血不止,地上、墙上、床单上都是血迹。”

当时,张女士因病情无法使用麻药,插管过程极为困难且痛苦。护理团队不仅要默契配合医生完成高难度的操作以防窒息,还要进行细致的心理疏导和体位护理,并一点点为满身是血的张女士清理身体、更换被褥。

“患者头发上都是血,我们就用湿毛巾一点点帮她清理干净;口腔护理也要格外轻柔,因为嘴里全是血。”易春香说,科室对护理的要求是“预判在前”,从接到急诊电话的那一刻起,就必须将抢救车、除颤仪等所有设备备至床旁,为医生抢救赢得每一秒黄金时间。这种极致的专业与温暖,是消化内科整体战斗力的坚实底座。

近年来,科室通过技术创新、科研培训、团队组建和设备升级,正朝着“专科专治、专病专治”的目标稳步迈进。立足当下,科室计划进一步突破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等前沿技术,并持续开展“消化道早癌”免费筛查公益项目。

从惊心动魄的抢救室到安静精准的内镜室,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日复一日地穿梭其中。在这里,他们不仅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用微创技艺重塑患者生活质量的“隧道工程师”,在人体内部的“隧道”中,点亮一盏盏希望之灯。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近一个月翻倍!“电子茅台”价格...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股存储板块继续狂飙,截至发稿,希捷科技大涨17.2%,西部数据涨超12%,S...
山东济南:趵突泉菊展人气旺,市... 原标题:一年四季 泉在济南丨趵突泉菊展人气旺,市集鲜食引客来 10月26日,第46届趵突泉金秋菊展推...
HPV 感染后能否进行性生活?... 当体检报告上出现“HPV阳性”的字样,许多女性和其伴侣的内心都会为之一紧,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忧虑与...
嘉兴与湖州,说不尽的诗意 在嘉兴撤地建市之前,如今的嘉兴与湖州两市,同属“嘉兴地区”,而地委、行署驻地就在湖州。那年夏天,正值...
医生提醒:他汀不是睡前随便吃,... 王大妈是一位住在江南小城里的退休教师,身体一向硬朗,但最近体检发现血脂升高。医生建议她服用他汀控制。...
不管你信不信,男性过66岁后,... 男性到了66岁后,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往往是显而易见的。很多人会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衰退、精...
原创 加...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情逐渐加重时,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