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香山妈祖像:海西最高海上女神的辉煌与落寞。
在厦门环岛路香山避风坞,一尊高达32.8米的妈祖石雕面朝厦金海域矗立着。
她头戴凤冠,手持如意,凤眼凝注,仿佛踏浪而来,尽显“海上和平女神”的慈祥庄严。
这座海西地区最高的妈祖圣像,见证了辉煌的诞生,也目睹了现实的沉寂。
高光时刻:两岸信众共襄盛举
2013年12月,香山国际游艇会妈祖文化广场迎来了盛大的开光典礼。
来自海峡两岸的近2000名妈祖信众、游客和表演家汇聚于此,共襄盛举。开光仪式由厦门市佛教协会会长、南普陀寺方丈则悟法师主持,场面庄严隆重。
这尊妈祖圣像及文化广场配套设施,由达嘉集团·香山国际游艇会出资建设,总投资近1000万元。
为打造这一文化地标,建设方专门从“中国石雕之乡”惠安请来石雕大师设计建造。
整尊圣像采用优质花岗岩拼装而成,高达32.8米,仅次于天津滨海妈祖文化园妈祖像(42.3米),成为海西地区最高的妈祖像。
从设计动工到建造完工,工程历时近2年,仅桩基就打了几十米深,工程之艰巨可见一斑。
与鼓浪屿的郑成功塑像两两相望,妈祖像选址巧妙,面朝厦金海域,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宏伟蓝图:亚洲最大游艇会的野心
妈祖像所在的香山国际游艇会项目,曾怀揣着宏伟的梦想。
2005年,厦门市政府在环岛路香山避风坞规划了一片“海上梦想”:
总用海面积70.1万平方米,其中填海造地25万平方米,总投资超40亿人民币,誓要打造“亚洲最大的游艇生活圈”。
项目规划极尽奢华:
942个游艇泊位与158栋海上VIP别墅,配套白金五星级酒店、5A写字楼、滨水商业街及游艇维修中心。
国际团队操刀设计,新加坡AWP、法国NDA参与规划,宣称将“重塑厦门航海城市形象”。
然而,这个宏伟蓝图迅速被现实撕裂。
烂尾的核心导火索是巨额债务黑洞——信托爆雷与高利贷陷阱,加上违规分割销售泊位和别墅,导致产权纠纷不断。股东内耗与资金链断裂,最终使工程彻底停滞。
现实沉寂:海上乌托邦的陨落
如今的香山游艇会,已成为繁华厦门背后的“失落孤岛”。
妈祖像依然面朝大海,但她所守护的游艇会却是一片荒芜景象。
942个泊位仅零星停靠几艘旧艇,锈蚀的栏杆与褪色浮球在咸湿海风中剥落。港池倒映着未完工的酒店骨架,宛如巨型现代装置艺术。
158栋滨海别墅外立面虽已完工,但落地窗密封着空洞的黑暗,杂草吞噬花园小径,唯余海鸟在罗马柱上筑巢。
仅一条马路之隔,国际金融中心灯火璀璨,而游艇会保安亭油漆剥落,门票处转型为“88元出海观光”的临时摊位。
游客花178元乘帆船掠过锈蚀的泊位,摄影师在别墅废墟中拍摄赛博朋克大片。
文化符号的持久守望
尽管游艇会项目烂尾,妈祖像依然作为文化地标向公众开放。
与妈祖像数步之遥的厦门何厝妈祖庙东澳顺济宫管委会接管了圣像及广场的日常管理。
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庆典,这里仍会举行活动,吸引信众前来瞻仰。
香山妈祖像的遭遇,是中国游艇经济泡沫的一个典型切片。
它提醒人们,商业项目可能昙花一现,但文化信仰却能穿越时空持续传承。
这座32.8米高的石雕女神,不再只是宗教符号,更成为资本狂潮退去后,一座写给欲望与泡沫的黑色纪念碑。
结语
面朝大海,妈祖像依旧守望着厦金海域,默默注视着眼前的沧桑变幻,向世人诉说着辉煌与落寞交织的城市故事。
上一篇:“银发一族”旅游消费
下一篇:长城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