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9日讯(通讯员 胡嘉杰)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温暖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最近,一段关于信任、感恩与医者仁心的佳话,在病区里静静流淌,触动着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两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卒中,让邓女士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右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言语表达也变得困难,康复之路漫长而艰辛,他们辗转多家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后来他们怀着希望,来到了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刘昊翔治疗师。面对邓女士的复杂情况,刘昊翔以其专业的医术,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从每一个简单的动作开始,到一次次耐心的言语引导,刘昊翔用专业和汗水,陪伴邓女士走过了一天又一天。

渐渐地,奇迹在坚持中萌芽。邓女士的肢体力量增强了,站立变得平稳,口齿也清晰了许多。一点一滴的进步,不仅让邓女士重拾信心,更让陪伴在侧的丈夫感激不已。他亲眼见证了刘昊翔付出的心血,不仅为他精湛的医术所折服,更被他视患者如亲人的医德医风深深感动。
这份感激之情在心底涌动,邓女士的丈夫决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谢意。他悄悄在外面的快餐店给刘昊翔的手机号码里充入了500元钱的餐费。这是一位朴实家属所能想到的最直接、最真诚的致谢。
当刘昊翔发现餐卡里多出的金额并了解到原委后,内心深受感动。患者的认可和情谊,在他看来是比任何荣誉都珍贵的勋章。然而,坚守医德的他深知,这钱,绝对不能收。
“患者的认可就是对我最大的奖励,他们的钱,一分都不能要。”这是刘昊翔坚定的原则。但如何妥善地退回这份沉甸甸的“心意”,同时又不伤害家属的一片真情?他拿出500元现金,悄悄地充值到了邓女士的住院账户中。

一场关于“五百元”的温暖“流转”,就这样完成了它最具深意的闭环。它从家属感念的手中流出,最终又带着医者加倍的温度,回流到患者的需要之中。这已不是简单的金钱往来,而是一次善意的循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
这件事在科室里传开后,大家纷纷为刘昊翔医生点赞。然而在他看来,这只是尽了本分。“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甚至有些枯燥的过程,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与信任至关重要。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专业和真心去帮助他们。邓女士的进步,才是我们所有人最欣慰的事。”

目前,邓女士仍在积极康复中,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这段温暖的插曲,也成为了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和谐医患关系的最佳注脚。在这里,技术与关爱并重,希望与温暖同行,共同书写着一个个生命重新绽放的感人故事。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