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今日立冬,牢记:一不去,二要吃,三不用,四要记,为入冬做准备
今日是2025年11月7日,正值立冬节气。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寒冷的冬季正式拉开序幕。在这个时节,自然界开始进入闭藏状态,万物开始休养生息,为来年的生长积蓄能量。对于人们来说,立冬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点,需要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为入冬做好准备。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立冬养生的谚语和习俗,其中“一不去,二要吃,三不用,四要记”就是非常实用的养生指南。

**一不去:不去寒冷潮湿的地方**
立冬之后,寒气渐盛,湿气也容易侵袭人体。此时应尽量避免去寒冷潮湿的地方,尤其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寒冷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寒邪入侵,引发感冒、咳嗽、关节疼痛等疾病。特别是清晨和夜晚,气温较低,湿气较重,更应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也要注意保暖,穿戴好帽子、围巾和手套,避免头部、颈部和手部受寒。此外,立冬后也应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干裂、喉咙不适等问题。建议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
**二要吃:吃温补食物和黑色食物**
立冬时节,人体的阳气开始内敛,需要适当进补来增强体质,抵御寒冷。温补食物和黑色食物是立冬养生的佳品。

温补食物能够帮助人体驱寒暖身,增强免疫力。常见的温补食物包括羊肉、牛肉、鸡肉、鱼肉、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羊肉性温,具有补气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特别适合冬季食用。牛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能够补益气血,增强体力。鸡肉性平,具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的作用。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吸收,适合各类人群食用。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干果类食物也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可以煮粥、煲汤或直接食用。
黑色食物入肾,具有补肾益精、强身健体的功效。立冬后,肾气开始旺盛,适当食用黑色食物可以帮助补肾藏精,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常见的黑色食物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香菇等。黑米富含花青素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的作用。黑豆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能够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黑芝麻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的功效。黑木耳和香菇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糖类物质,能够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三不用:不用冷水洗漱、不用太热的水洗澡、不用电热毯**
立冬后,天气寒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避免因不当行为而损害健康。
首先,不要用冷水洗漱。冷水会刺激皮肤和血管,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引发感冒、头痛等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更应使用温水洗漱。温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疲劳。
其次,不要用太热的水洗澡。虽然热水能够让人感觉温暖舒适,但水温过高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层,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甚至皲裂。建议洗澡水温控制在40℃左右,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即可。洗澡后应及时涂抹保湿霜,锁住水分,保持皮肤滋润。

最后,不要用电热毯。电热毯虽然能够提供温暖,但长期使用会导致人体依赖,降低自身御寒能力。此外,电热毯产生的电磁辐射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建议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等更加安全、健康的取暖方式。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入睡。
**四要记:记保暖、记早睡、记运动、记心态**
立冬养生,除了注意饮食和生活细节外,还需要记住以下几点:
1. **记保暖:** 立冬后,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头部、颈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头部是阳气最旺盛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受寒的部位,戴帽子可以有效防止热量散失。颈部有许多重要的穴位,受寒后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问题,围巾是必不可少的保暖物品。背部是人体阳气的聚集地,受寒后容易导致阳气受损,引发各种疾病。脚部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容易受寒,穿厚袜子或使用暖宝宝可以保持脚部温暖。
2. **记早睡:** 立冬后,昼短夜长,人体也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人体恢复精力,增强免疫力,抵御疾病。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前可以喝一杯温牛奶或蜂蜜水,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3. **记运动:** 立冬后,天气寒冷,人们容易懒于运动,但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抵御寒冷。建议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的上午或下午进行。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避免受伤。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避免受凉。
4. **记心态:** 立冬后,万物凋零,容易让人产生悲秋伤冬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健康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也可以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快乐,分担烦恼。良好的心态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让人更加健康长寿。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也是养生的关键时期。牢记“一不去,二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