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会致癌?医生忠告:尽量少吃
创始人
2025-11-08 03:18:04
0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日常饮食中的健康隐患。殊不知,鱼类作为日常餐桌上常见的食材,虽然富含蛋白质和优质脂肪,但并非所有鱼都适合大量食用。

近来一些研究表明,有 三种鱼类已经被列入致癌风险较高的名单,尤其是长期或大量食用的人群,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在笔者看来,了解这些信息,对普通家庭的饮食安排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人日常吃鱼时往往只关注营养,而忽略了可能的风险。

首先, 需要关注的是某些大型海鱼。大型海鱼如 鲨鱼、旗鱼和箭鱼等,因为食物链处于顶端,体内可能积累较多的重金属和污染物,尤其是汞含量往往超标。

汞是一种公认的有害物质,对神经系统和肾脏都有长期伤害作用。更重要的是,长期摄入高浓度的重金属可能增加细胞突变和癌变的风险。

研究显示,长期食用大型海鱼的人群,血液和尿液中汞浓度明显高于不吃或少吃的人群,超过安全限值的人群,患癌风险上升约 20%。换句话说, 这类鱼不能当作普通肉类天天吃,否则身体的代谢和解毒系统可能无法及时处理这些毒素。

其次, 腌制或熏制的鱼类同样存在潜在致癌风险。很多人超喜欢腌鱼、熏鱼或者风干鱼,这类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 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与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亚硝胺,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致癌物。

换句话说, 如果餐桌上经常出现熏鱼或腌鱼,尤其是高温烹饪后,摄入亚硝胺的量会更高。研究显示,日常摄入亚硝酸盐较高的人群,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风险增加约 15%-25%

因此,尽管腌鱼口感独特,但在笔者看来, 应尽量少吃或限制频率,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如中老年人或胃肠功能较弱的人。

第三类鱼是 污染较严重的养殖鱼。尽管养殖鱼便宜、供应充足,但一些低标准养殖环境可能导致鱼体内积累大量药物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污染。

例如, 某些养殖场为防治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鱼体内药物残留可能超标,这些化学物质长期进入人体,会增加肝脏负担,并可能诱发慢性疾病甚至提高癌症风险。

近期对养殖鱼的监测数据显示,某些淡水养殖鱼的药物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安全标准约 10%-15%。换句话说,并非所有鱼都安全, 尤其是高频率食用的家庭,要特别注意来源和种类。

同时,很多人存在误区,认为鱼肉营养高,尤其是蛋白质丰富,吃多不会有害。然而殊不知, 鱼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并不总是成正比

过量食用高风险鱼类,会增加体内有害物质累积,长期下去,癌症风险逐渐升高。换句话说,鱼虽然好, 但种类和摄入量都很关键,不能因为喜欢口感而忽视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吃鱼,降低风险,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在笔者看来, 首先应选择小型或中型鱼类,如鲫鱼、鳊鱼、带鱼等,这类鱼体内重金属积累较少,摄入相对安全。

其次,烹饪方式尽量健康,避免高温熏烤或过度腌制, 清蒸、清炖是最安全的方法,同时尽量避免重复使用腌制液或高温油炸,减少亚硝胺生成。

再者,注 意鱼的来源,尽量选择正规渠道的海鲜和养殖鱼,减少未知污染风险。总而言之,合理选择鱼类和烹饪方式,是降低健康风险的关键措施。

此外,日常饮食搭配同样重要。即便吃的是安全鱼类,也 应控制摄入频率,每周2-3次即可,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和粗粮,促进膳食纤维摄入,帮助体内毒素排出。

研究显示,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在体内的吸收率,长期坚持健康膳食,致癌风险会明显下降。换句话说, 吃鱼不能单独考虑,还要结合整体饮食习惯,否则效果大打折扣。

换句话说,普通家庭吃鱼时, 应遵循“少量、多样、健康烹饪”的原则。少量指的是每次食用不要过量,多样意味着不同种类鱼类交替食用,健康烹饪则是以蒸、煮、炖为主。

换言之,这样既能摄入鱼类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又能降低致癌风险。殊不知,这个原则在很多家庭并未真正落实, 很多人偏爱大型海鱼或者熏腌鱼,经常出现连续多餐摄入同一类鱼的情况,这种习惯潜在风险非常大。

另一方面,近期一些科研数据显示,鱼类中重金属和亚硝胺的风险虽然存在,但适量食用并搭配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可以明显降低风险。

例如,美国一项针对5000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 适量食用海鱼同时增加蔬菜摄入的人群,其血液重金属水平平均降低约10%-15%,同时食道和胃癌发病率明显低于单独大量食用鱼的人群。换句话说,饮食搭配的科学性,决定了食物的“安全指数”,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重要环节。

此外,家庭在购买鱼类时,也应关注鱼的新鲜度和储存方式。 冷冻时间过长或解冻不当,会导致鱼体内蛋白质分解产生一定量的致癌物前体,同时也容易滋生细菌。

研究表明,鱼类储存超过72小时,蛋白质降解率明显提高,有害物质生成加速。因此,总的来说, 选择新鲜鱼、正确储存和烹饪,是降低风险的重要环节

在笔者看来,很多人吃鱼是为了健康,但忽略了鱼类种类和食用方式的重要性。换句话说,鱼类本身并不是完全无害的, 尤其是大型海鱼、腌制或熏制鱼以及某些污染严重的养殖鱼,长期大量食用,潜在致癌风险不容忽视。

总而言之,鱼虽好,但 吃多了会对健康产生隐患,因此应尽量少吃,注重种类选择和烹饪方法,同时搭配均衡饮食,才能真正安全过冬。

最后,换句话说,关注鱼类安全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在为家人健康护航。我们可以从选择 小型或中型鱼类、健康烹饪、控制摄入频率、注意来源和储存等多个方面入手。

让鱼类成为餐桌上既营养又安全的食物。总的来说,只要做到合理安排,鱼类的优质蛋白和脂肪酸仍然可以为健康服务,而不用担心潜在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双双.饮食结构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9-1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户世锋医生解析道德经系列《道德... 【现代解析作者简介】 户世锋,中医执业医师,道德经讲师。祖籍山东菏泽,1969年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
立冬养藏正当时!这场养生节,把...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7日讯(通讯员 熊暑霖 陈安妮)“刚喝的乌梅四时饮口感真不错!医生说这...
黄金海滩背后的资本迷局:负债1... 黄金海滩景区那辆侧翻的观光车,戳破了企业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10月18号上午10点,江苏启...
珠海机场停车收费2025,珠海... 一、珠海机场停车收费2025 小车(20座及以下客车、2吨及以下货车) 停车30分钟内免费;5元/...
“沂河新区出海记”系列报道④丨... 在临沂客户端讯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郊外的露营地,高大的棕榈树随风轻摇。一群当地露营爱好者正悠闲地围坐在枫...
“晚年苦不苦,要看五十后”:人... 稍微关注新闻的人,都知道:最近去世的大明星、专家教授、企业家,都有不少才五十来岁的。可以说,养生,要...
旅游第一股张家界被裁定重整,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旅游第一股ST张家界(000430.SZ)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股票简称将改为“*...
颐和园后溪河美景如画 11月1日,颐和园后溪河景区层林尽染,进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节。步入后溪河景区,仿佛瞬间从皇家园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