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就像是一个情绪的跷跷板。
跷跷板的一头,是抑郁:心境低落,闷闷不乐,兴趣丧失,精力减退,内疚自责,失眠早醒;
跷跷板的另一头,是躁狂:心境高涨,语量增多,精力充沛,不感疲乏,鲁莽自大。
而坐在跷跷板上的人,就是双相患者,抑郁和躁狂反复发作,情绪就像“过山车”,困扰着折磨着患者。
小编整理了一些患者和家属最想了解的几个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学术界普遍认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①遗传因素: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度高达85%,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②神经生化因素:递质失衡假说认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功能活动增高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③心理社会因素:与患者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患者性格多是胆小怯懦的、安全感缺失、不自信不自立不自强、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看法等等。 同时,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亦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 如失业、失恋、与家人关系不好、生活状态处于长时期高强度的紧张紧绷状态 等。

双相情感障碍为什么常被误诊?
双相情感障碍在临床上误诊率极高。 数据显示,约70%的双相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
这是因为有些幼儿和老年患者在早期其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常不典型,这就使得双相情感障碍十分容易被漏诊。
并且,许多患者轻躁狂发作时,社会功能未受明显影响。病人及家属只觉得性格开朗了,说话健谈了,精力充沛了,只会觉得是好事,不会往得病了方面去想。
此外,据经验所谈,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在抑郁期间去挂号问诊,而并非在情绪亢奋高涨的时候。

基于这些种种原因,双相障碍患者很多都被误诊漏诊,也就不足为奇了。
双相情感障碍会逐渐变成精分吗?
双相的患者经常有这种担心,“这病反复发作后会不会变成精神分裂症?”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 这是两种独立的疾病,双相不会演变成精分!
双相情感障碍被认为是具有两面性的人格;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分裂成两个或者多重人格。两者均为目前比较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虽然在发作时的某些症状有相似之处,但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双相能完全治好吗?
答案是:可以的!
对于双相患者来说,经过规范适宜的治疗,是完全有机会临床治愈的。
如果说抑郁症是情绪感冒,那么双相情感障碍就是顽固的“心理重感冒”。其复发性高,患者有好的依从性,按时定期复诊,谨遵医嘱,是双相治愈的必要的条件。
电击疗法对于双相有效吗?
电击疗法,一般指的是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它常被类比为一个大脑的“重启键”。
有研究表明,MECT能有效提升临床效果,其治疗总有效率超过80%。在药物治疗+MECT治疗+心理治疗后,患者情绪逐渐稳定,精神症状明显缓解,冲动行为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功能基本恢复。
治疗频率一般是隔日一次,治疗次数的多少,具体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速度。

(我院治疗设备:美国进口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仪MECT)
温馨提示:
双相情感障碍,具有 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 的特点。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发病时,特别是躁狂发作时,会有冲动行为和攻击行为,造成自伤或伤人,对患者 的婚姻家庭、生活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
因此,需早期识别症状,及时治疗。
如果您有前文提到的症状,请尽快询医问诊,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上一篇:“修心换肺”为患者重燃生命之光
下一篇:全链服务打造越冬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