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江苏经济发展报告
开篇:全省经济蓬勃发展,多点支撑动力澎湃
2025年前三季度,江苏省经济发展画卷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巨作,呈现出GDP总量与增速双轮驱动的蓬勃态势。省会南京,以14059.49亿元的傲人成绩稳居全省第二,7.12%的增长率更是彰显了其“强省会”担当。全省经济活力四射,亮点频现,构筑起一幅区域协调发展、多点支撑、激活经济新动能的壮丽图景。
区域经济亮点扫描:
领头羊苏州: 坐拥19930.21亿元的经济体量,苏州以1446.41亿元的增量和7.83%的增速,继续领跑全省。这庞大的经济体量背后,是其“智造名城”与“开放高地”的精准战略定位。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纳米新材料等先导产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实际使用外资再创同期新高,充分印证了外资企业“深耕苏州”的坚定信心。同时,智能座舱、工业母机等新兴赛道头部企业加速集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更是超过六成,为苏州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转型升级的无锡: 继突破万亿大关后,无锡正以深刻的转型谋求“进中提质”。该市不再刻意追求规模扩张,而是聚焦物联网、新能源、深空深海等未来产业,着力推动“465”现代产业体系的筋骨更加强韧。上半年,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已突破42%,展现出结构优化的坚实基础和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的勃勃生机。
潜能无限的宿迁: 宿迁以258.47亿元的惊人增量和8.13%的增速,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一匹“黑马”,一骑绝尘。其爆发式增长的主引擎无疑是数字经济。京东、网易等电商巨头的区域中心持续扩能,带动网络零售额同比激增超过三成。全国首个地市级“灯塔工厂”的落户,更是引领了宿迁的智能制造转型,“电商名城”的金字招牌愈发闪耀,为苏北地区后发先至注入了澎湃动力。工业投资的高涨也为其高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速超过20%,新能源、高端纺织、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项目投产热潮迭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年内再增25家,实体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业增加值增速在苏北地区遥遥领先。
实力均衡的区域: 盐城(6%)、淮安(6.12%)同样表现优异,为全省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无锡(11885.74亿)、常州(7968.5亿)、徐州(7298.12亿)等城市共同构筑起坚实的中坚力量。泰州以5369.59亿元的经济总量成功守住全省第九位。
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泰州在第九位的排位背后,是其生命健康与高端装备制造的坚实支撑。中国医药城前三季度新落地创新药项目达47个,疫苗、诊断试剂等优势领域保持高速成长。造船业三大指标全国占比遥遥领先,全球首型新一代绿色甲醇动力集装箱船在此下水,标志着其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泰州的枢纽价值也为其经济稳健前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依托江海联运与跨江联动优势(常泰过江通道加速建设),泰州港货物吞吐量前三季度同比攀升9.5%,成为吸引沿江临港产业的重要砝码。这种区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模式,有效巩固了其区域增长极的地位。
总结:梯次成长,协同发展,迈向更高目标
2025年前三季度江苏各市的发展亮点,共同勾勒出一条协调共进的新路径。顶尖者如苏州持续攀登,转型者如无锡结构优化,中坚者如泰州特色鲜明,追赶者如宿迁锐不可当。这种梯次成长与相互支撑的格局,正推动着江苏全省经济巨轮向着全年更高目标全速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