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成都四时·乐游天府——金秋有杏·崇州见”2025成都金秋银杏季文旅促消费活动启动仪式在崇州市盛大启幕。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崇州市人民政府等相关领导,以及景区、协会代表与市民游客齐聚罨画池,共同开启这场持续至12月的秋季文旅盛宴。
启动仪式亮点迭出
文化IP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
作为87版《红楼梦》的取景地,罨画池的红楼底蕴与秋景交融,启动仪式便以主题沉浸式民乐、舞蹈再现经典《枉凝眉》开篇,瞬间营造出“古典美学+秋日意境”的沉浸氛围。
随后“林黛玉”“陆游”等文化IP人物惊喜“穿越”,倾情推介秋日罨画雅韵及“林妹妹”征集令等主题活动;介绍“陆游带你游成都”“诗里·酒里·罨画等你”两条主题线路,并现场同步展示“成都礼物”品牌文创产品。
活动中,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成都文旅秋假研学游”,串联全域自然景观与文化古迹,融入非遗体验、诗词研学等内容,为亲子家庭与青少年群体打造秋日专属线路。
随后,宋代著名医药学家、崇州人“唐慎微”,参与崇州首批“健康崇宿”授牌仪式。最后现场市民和游客共同见证启动装置的点亮时刻,标志着一系列融合文化体验与消费优惠的活动将陆续与大众见面。
成都文旅秋假研学游
共赴一场知行合一的假日之约
活动现场,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的“成都文旅秋假研学游”,涵盖“探文博、学非遗、看工业、忆红色、赏秋色”五大研学主题,邀请来蓉在蓉学生及家长共赴一场知行合一的假日之约。
在“探文博”中,杜甫草堂博物馆的“盆景美学”课程,以微缩山水勾勒诗画意境;成都博物馆“客从远方来”亲子研学,沿文物足迹读懂城市变迁;自然博物馆“羽见成都”观鸟季,带青少年探寻公园城市的生态密码;金沙遗址“玉映金沙”科普展,沉浸式感受古蜀文明的璀璨光华;武侯祠则将三国风云化作可触可感的研学现场,让历史在心间生根发芽。
从文博天地转身,步入非遗流转的光影之间。在“学非遗”中,川剧唱腔婉转流淌于蜀风雅韵,非遗博览园中技艺纷呈如星,成都漆器流光溢彩,文殊坊里手艺氤氲烟火气。学生可在此亲手编织、绘制,于一针一线、一器一物中,体悟匠人初心,感受文脉绵长。
走出传统艺境,奔赴工业新潮的现场。在“看工业”中,东郊记忆的红砖厂房与现代展览共振,四川航空科技馆揭开蓝天奥秘,蜀酒文化园细述酿艺传承。这里,既沉淀了城市记忆,也跃动着时代脉搏。
再循着红色足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在“忆红色”中,成都战役纪念馆、长征纪念馆、保路运动纪念碑……一处处印记串联起热血征程,映照家国情怀的深沉力量。
红色记忆激荡心灵,而蓉城的自然画卷正徐徐展开。在“赏秋色”中,电子科大银杏织就金色长廊,浣花溪清波映秋色,人民公园菊香漫径。风光正好,何不融入自然,感知四时流转的诗意。
为让秋假之旅更暖心,成都推出多项惠民礼遇: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天台山、夜游锦江等景区免票开放,欢乐谷、黄龙溪欢乐田园等推出专属优惠,助力市民游客轻装畅游、尽兴而归。
成都全域秋景如画
银杏打卡点成出行旺季“顶流”
金秋的成都已全面上新绝美秋景,全域旅游出行旺季随之到来。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同步发布《成都金秋银杏观赏地图》,整合10余个核心观赏点位,崇州罨画池、文殊坊、电子科大、望江楼等皆是其中的热门之选,这些点位因古银杏与古典建筑、人文底蕴交融,成为市民游客citywalk与摄影打卡的“顶流”。
活动现场,成都市各区(市)县通过“线下展板+线上指引”的精准推送,各点位最佳观赏期、交通信息一目了然,让秋日美景触手可及,一幅全域联动的秋日文旅画卷正在成都徐徐展开,吸引着人们走出家门邂逅秋意。
此次金秋银杏季活动联动成都全域文旅资源,通过“主题活动引流—场景沉浸体验—差异产品供给”的闭环模式,让秋景“流量”持续转化为文旅“增量”。这个秋天,不妨走进成都的金杏林间、诗画深处,邂逅最动人的秋日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