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在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上,由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研发的全国首款食管癌DeepDT(深度诊断和治疗)大模型举行了战略合作发布会,标志着我国食管癌诊疗正式迈入智能化、精准化新阶段。
食管癌DeepDT大模型由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高社干带领团队联合东北大学、百度智能云等机构共同攻关研发而成。
据高社干介绍,DeepDT大模型聚焦我国高发的食管癌疾病,创新性地整合了全球多源科研数据与河南本地丰富的临床资源,构建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高质量多模态数据集,标志着食管癌AI(人工智能)诊疗生态的初步建成。未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持续深化多方合作,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共建食管癌AI产业生态链,使食管癌DeepDT大模型突破地域限制,赋能更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提供AI新动能。
据了解,食管癌DeepDT大模型基于EndoDINO(一种专门为内窥镜影像分析设计的先进人工智能算法)等前沿算法,聚焦研发“两阶段智能病变诊断系统”,可实现食管癌高精度、可解释的辅助诊断。部署后,食管癌DeepDT大模型可自动调取HIS(医院信息系统)的多模态数据,快速精准地辅助医生为患者进行食管癌AI早筛检查,给出诊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通讯员谢雅敏 陈 哲 蒋盼盼)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