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于5月3日出发,前往月球进行月壤采集,并于6月24日成功返回地球,带回了全球首份月背样品,重达1935.3克。这一事件在全球航天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广泛关注。据央视新闻微博6月27日报道,当中国的月球探测器顺利着陆月球表面并开始了玉兔号月球车的工作时,美国政府的谈判小组表示了浓厚兴趣,主动与中国专家探讨如何保护月球上的历史遗迹。他们提出的问题包括:玉兔号的车轮是否会碾压阿姆斯特朗的脚印?月球上的资源该由谁来拥有?这些问题非常奇怪。尽管月球的直径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但仍然达到了3476公里,如何可能让中国的玉兔号恰好降落在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当年登月的地点呢?而且,玉兔号的行驶范围非常有限。例如,玉兔二号已经在月球上活动了五年,但它的行驶距离仅为1000多米,怎么可能会压到阿姆斯特朗的脚印呢?阿姆斯特朗的脚印指的是1969年7月20日,他通过手动操控阿波罗11号登月舱成功降落月球,之后他跨出舱门,成为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人。


美国这两种奇怪的表现,引发了很多人对美国登月是否真实的质疑。事实上,我自己也在这些问题上困惑了很多年。通过多年的断断续续的研究,我总结出了一些观点,今天与大家分享。首先,最让我怀疑的是1969年月球与地球之间的电视直播。当时,阿波罗11号成功将三名宇航员送入月球轨道,其中两名宇航员踏上了月球的表面,且美国总统尼克松与他们进行了视频通话,并在全国范围内直播。那个年代的美国科技真的能够实现这样的技术吗?当时的电子技术条件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达到38万公里,要实现电视直播,需要多么庞大的功率和体积的设备?再加上设备的电池重量,根本不可能轻便,至少需要几吨的设备。那么,阿波罗登月舱怎么能够承载这么重、这么大的直播设备呢?为什么美国没有留下任何电视直播设备的照片或信息?而且,美国还声称他们带上了月球车,宇航员在月面上开着月球车飙车。要携带如此庞大的设备,登月舱需要多大的体积和功率才能容纳?然而我们看到的登月舱却如此简小,它除了要装载月球车和电视直播设备外,还必须承载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的燃料。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在几十年的科技进步后,无法再一次实现登月旅行呢? 其次,在美国播出的登月画面中,有许多中远距离拍摄的宇航员画面。根据美国的说法,三名宇航员中,有一名必须待在返回舱内操控,否则整个任务无法完成。那么问题是,究竟是谁拍摄了那两名宇航员在月球上工作的多个角度的画面呢?第三点更加奇怪的是,在美国播出的登月画面中,月球表面竟然出现了明显的曲面。月球虽然不如地球大,但直径仍有3476公里,站在月球表面,不可能看到月球表面的曲率。第四个明显的破绽出现在宇航员工作画面中,镜头中宇航员头盔的面罩玻璃上竟然能看到一个人的倒影,而这个人没有穿宇航服。这无疑是摄影棚拍摄的最直接证据。总的来说,质疑的点不止这些,这几个问题是最关键的。美国在中国玉兔号采回月球样本后,作出的这两大异常反应,可能是在担心中国的月球车会正好驶到美国人当年所谓的登月点,一旦发现没有所谓的遗迹,那么美国与苏联在太空竞赛中的一场谎言将会彻底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