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到来,气温下降,热气腾腾的火锅成了不少居民餐桌上的首选。然而,若食用不当,这暖身美食也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日前,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接诊了一位因“火锅”而引发急性痛风发作的患者。家住高塘社区的刘大爷(化名)被家人搀扶着来就诊。值班的段娇娇医生见他右脚大拇指关节红肿明显,走路也感觉疼。

“段医生,快帮我看看,我这脚疼得下床走路都困难,昨天还好好的。”刘大爷痛苦地说道。
经段医生仔细问诊得知,刘大爷本身就有高尿酸血症,但一直没太在意。周六,他和朋友聚餐,吃了顿丰盛的麻辣火锅,席间少不了肥牛、海鲜、动物内脏等涮品,还喝了几瓶啤酒。没想到周日一大早,脚趾的剧痛就把他惊醒了。
“这是典型的饮食不当诱发的急性痛风。”医生诊断后解释道,“火锅的汤料一般由肉汤或者骨头汤熬制而成,本身就含有较高的嘌呤成分,加上大量摄入海鲜、牛羊肉、啤酒这些高嘌呤食物,导致他体内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从而引发了痛风。”

在进行了对症处理后,刘大爷的疼痛得到了缓解。医生感慨道:“像刘大爷这样的病例,每到天气转冷时就会增多。吃火锅本是件乐事,但一定要讲究科学方法。”
为避免“火锅病”找上门,让居民们吃得温暖又健康,为大家送上一份“火锅健康攻略”:
锅底选择是基础:清汤番茄是首选
首选清汤或番茄锅底。这类锅底油脂少、嘌呤含量相对较低,更能品尝食材原味。尽量避免红油麻辣锅底,其高油、高盐、高辣会刺激肠胃,增加身体负担。

食材搭配是关键:均衡多样“彩虹”原则
顺序有讲究,建议先涮薯类、蔬菜(如萝卜、生菜、茼蒿),再吃肉类。这样可以增加饱腹感,避免肉类过量,同时有助于平稳餐后血糖。保证餐盘里有80%左右的空间留给蔬菜、豆制品和薯类,多选择绿叶蔬菜、木耳、土豆等。

肉类要精选,适量选择低脂的瘦肉、去皮的禽肉。对于海鲜、动物内脏、肥牛、肥羊等高嘌呤食物,一定要浅尝辄止,特别是像刘大爷一样的高尿酸人群。
蘸料调配是灵魂:清淡方能品真味
建议用葱、姜、蒜、香菜等天然香料调味。减少香油、麻酱、沙茶酱、蚝油等高脂肪、高盐分蘸料的用量。
饮料选择是保障:白开水、淡茶最健康
建议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切忌饮用啤酒或高糖饮料,它们会严重抑制尿酸排泄,是痛风的最大“帮凶”。冰镇饮料也可能刺激肠胃,引起不适。

烹饪时长有学问:不建议久煮喝汤
火锅汤在经过长时间涮煮后,会含有极高的嘌呤和亚硝酸盐,不建议饮用。
控制进食量和速度
避免暴饮暴食,建议吃到七八分饱,期间细嚼慢咽,帮助消化吸收,避免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热量导致肥胖(肥胖是痛风的重要诱因)。
供稿:北仑区卫生健康局、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科 王露君
审稿: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 周雪芬
编辑:省卫生健康综合保障中心 朱江华
排版:孔喜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