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医生总结:人去世前1年,身体一般会发出5个预警信号
创始人
2025-11-16 20:15:10
0

“我的儿子明明还有心跳,医生说脑死亡,这种情况还有救吗?”

最近后台收到了一条特别的私信,来自一个单亲妈妈。

儿子上周出了车祸,人虽然抢救回来了,但一直昏迷不醒,住了3天的ICU却被告知儿子已经脑死亡,说是已经没有生命恢复的可能。

但奇怪的是,当时她摸着儿子的身体是能感受到心跳的,还有呼吸,就是不能动而已,难道脑死亡就是变成植物人?

相信不少人也和这位母亲一样疑惑,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脑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什么是脑死亡?

脑死亡,从医学上解释,就是整个大脑功能已经没有恢复的可能,也可以说永久性丧失的情况,程度基本等同于心脏死亡的判定标准。虽然死者可能还有一定心跳和呼吸,但就像案板上被剁了头的鱼,即便身体还能挣扎,但也只是生物电现象维持的假象。

目前医学界主张的两种死亡认定,分别是心脏停跳脑死亡。一般我们认可的死亡就是各项生命体征消失,呼吸、心跳丧失,各种反射也停止,脑死亡也一样,这种死亡也是不可逆的。但也有过“脑死亡”患者恢复意识的新闻,但这些特例基本都是医生的锅,错误判定患者脑死亡的乌龙罢了。

脑死亡是不可逆的,是真正的死亡,也就是说患者不可能活过来,所谓脑死亡患者还会清醒都是误判惹的祸。

也因此,脑死亡判定要求也更严谨,正常需要两位专家分别进行两次检查后,决定一致才能判定脑死亡,而且还要符合所有医学指征:

• 已经处于昏迷不醒,并且是因外伤或大量脑出血引起的脑损伤严重,不属于低温、中毒指征。

• 处于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反应;脑干不能做出反射动作,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同时角膜、眼头反射能力丧失;无法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等3项重要临床检查全部符合。

• 同时还有脑电图和脑血液循环停止运作等支持依据。

二、病人将在一两天内死亡,医生是如何判定的?

在不少影视作品中,患者病危后,医生抢救完都会劝慰家属尽快准备后事,患者时间已经不多了。可能有人会奇怪,医生是怎么知道病人将在一两天内死亡?依据又有哪些呢?

1、病情判断

首先根据患者各项体查指标和症状表现以及病史情况,可以综合推断患者病情,像肿瘤、或者器官衰竭、脑死亡等严重情况,基本无法逆转时,依据临床经验,医生会给出大概的剩余时间,而且病危患者基本也会呈现一定的恶化症状表现,比如昏昏欲睡、无法对话、吞咽困难...通过症状评估也可以判断患者病情阶段。

2、检查指标

一般主要看体温、血压、脉搏等基础指标,如果体温明显降低,影响到肢体供血循环,脉搏虚弱,甚至很难感受脉搏跳动,以及血压的大幅下降,而且无法通过常规治疗恢复,一般也是判断信号。

3、临床经验

医生一般临床经验丰富,接触的案例越多,对病情的把控也越好,很多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结合患者各项指征,就能对病情做出基础判断。

说到临终阶段,就不得不提到很多人感兴趣的“回光返照”现象,患者从危急之际突然恢复正常,很多人以为是病情好转却不料是生命终结的信号。

其实这种回光返照从现代医学来解释,就是人体在察觉心肺功能衰竭、血液循环减慢,氧气供应不足等一系列健康危机后,启动的自救程序,大脑在接收这些求救信号后,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分泌供应身体缓解不适症状,让人体暂时出现好转的状态,

而且体内能量也会集中爆发,满足全身组织和器官需求,让患者从衰竭慢慢展现活力,甚至因此意识清醒,情绪也会更兴奋,但这些都不过是昙花一现,死亡前的短暂挣扎罢了。

三、为什么有人能感觉死期?

经常听老人说,那些快死的人都会有“灵”感,预感到死期将至,于是提前就开始准备身后事,结果人没过多久竟然真的没了。

虽然这些怪奇异事都带有一定迷信色彩,但预感死期这个说法可能还真有科学道理,尤其是身体出现以下这些表现,都是预警信号,及时察觉还有机会调整。

1、体重下降明显

身体走向衰竭的一个表现就是体重的加速下滑,很多临终前的老人大多身形消瘦,尤其是去世前的一段时间,体重会持续下降,一般多由病理性因素导致,比如慢性病、糖尿病、癌症、消化问题等,如果家里人短时间内没有主动节食控制,仍然大幅消瘦,要及时重视,明确病因及时干预可能还有逆转机会。

2、胃口变差

食物是人体获取营养和能量的重要来源,所以正常人为了满足身体需求,会不断产生进食欲望,让身体保持活力。但当食欲开始减退,身体营养就会逐渐跟不上,长此以往身体也会难以为继,所以胃口越来越差也是身体走向衰败的重要信号。

3、生活质量越来越差

尤其是长期卧床,或者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下降,活着都已经不易,生命的终结已然是固定结局。

4、易受疾病侵袭

经常生病,或者因为一点小感冒、感染就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需要入院观察治疗,这些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免疫力不好,而免疫低下又会增加更多的感染风险,加速身体受侵蚀衰竭,增加死亡风险。

5、精神状态不好

一个人身体好不好,有时候看精神状态也能看出来,尤其是老人家,往往精神头越足的老人,健康程度越高,也更容易长寿,相反很多临终前的老人精神状态都会偏差。

其实人在走向生命的末端前,还有很多不适表现,这些表现就像一道道警示线,规训我们敬畏生命。

参考资料:

[1]《生命终点的科学判定:认识“脑死亡”》.上厕所叙永县有人民医院.2025-9-5.

[2]《健康家生活 | “回光返照”确有其事?听听专家科学解读》 .广东电台.2017-7-25.

[3]《权威研究:身体机能最早在去世前10年,就曾给过预警信号!》.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2-1-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宝山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11月16日,宝山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启动上海国际邮轮旅...
彩石溪秋行:一溪清响,满谷秋光 秋天是色彩斑斓的季节,此时的泰山彩石溪充满了诗情与浪漫。 沿着木栈道漫步而行,脚下是金黄的落...
文旅部郑重提醒!近期避免前往日... 央视新闻消息,外交部11月14日发布出行提醒:今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违法犯罪案件多...
他们放假了,连着共5天!迪士尼... “早上7点就来排队入园,结果9点多还在绕湖”。 图:网友分享迪士尼人流量图片 近日,不少家长在社交...
36岁输卵管粘连堵塞怎么治疗较... 输卵管粘连堵塞是导致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对于36岁的女性来说,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治疗方法主要包...
105岁张效房:生命不息 奉献... 每个工作日的9时30分,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18楼《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一张不大...
气温降低,医生告诫血栓患者:宁...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冬季的寒冷天气对许多人来说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对血栓患者而言,寒冷的天气更容易...
案例分享:干细胞治疗糖尿病——... 2025年4月18日,我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异体通用型再生胰岛产品“异体人再生胰岛注射液(E-isle...
新药提尔泽帕肽助力PCOS女性...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女性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影响不仅局限于月经紊乱和不孕,还可能导致肥胖和...
亲子互动、银发陪伴……大熊猫国... 11月16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四川雅安宝兴县)在北京发布四条自然教育线路。不同于传统文旅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