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中日友好医院主办
中老年保健杂志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普类)
打好“牙齿城堡保卫战”
撰文 张芳
编辑 保健君
人类从出生就获得了一个生存的武器——牙齿。成年人有28到32颗牙齿,它们从6岁开始“服役”,一直到耄耋之龄。牙齿的健康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指数和全身健康。牙齿就像是一座座巍峨的城堡,但城堡不仅仅是悬空的牙齿,还需要强大而精密的系统来支持、稳固牙齿并提供养分,同时抵御“外敌”——细菌的入侵,这就是牙周支持组织。

牙周组织的健康程度决定了牙齿是否稳定、咀嚼是否有力。牙周炎预示着牙齿城堡出现危机,这时应迅速做出反应、积极治疗。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是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工作,健康的牙周能够为全身健康保驾护航。
牙周组织的组成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

牙龈
是围绕在牙齿颈部周围的粉红色、坚韧的软组织,紧密包裹着牙齿城堡,形成天然的物理屏障,阻止细菌、食物残渣等“敌军”的入侵。粉红健康的牙龈衬托着洁白的牙齿,这是微笑的魅力所在。
牙槽骨
是包裹和支撑牙根周围的骨组织,是城堡屹立不倒的根基,承载着咀嚼压力。牙槽骨会根据压力进行微调,医学上叫作骨改建,使牙槽骨保持在最佳的支撑状态。
牙周膜
是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就像是无数条微型弹簧和传感系统,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并将牙齿悬吊在牙槽窝内。牙周膜内有本体感受器,能感知轻微的压力,判断吃的是面包还是坚果、承担的咀嚼力多大,牙周膜敏锐感知力量的大小,并向大脑传递疼痛信号。牙周膜内的细胞参与牙周组织的修复与改建。
牙骨质
是覆盖在牙根表面的一层淡黄色矿化组织,虽然不如牙釉质坚硬,但却是牙齿与牙周膜的关键部位,就像是牙根特制的铠甲和锚定点,具有有限的再生能力。
牙齿城堡健康晴雨表——牙龈炎
健康的牙龈呈淡粉色,坚韧而有弹性,边缘薄如刃状,紧密贴合于牙齿颈部。牙龈沟犹如护城河,深2~3毫米,正常情况下刷牙不会出血。当牙龈红肿,牙龈缘圆钝肥大、质地松软,像泡过水的海绵,牙龈沟加深,触碰、刷牙、吃苹果等容易出血,牙齿检查有牙菌斑和牙石,这就提醒我们牙龈发炎了,需要去医院进行牙齿洁治(洗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石。这是可以逆转的阶段,彻底清洁后牙龈炎症可以恢复。
牙齿城堡头号敌人——牙菌斑
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白色黏滞性生物膜,是由食物残渣、细菌、细菌代谢产物、脱落的细胞、白细胞等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可以把牙菌斑想象成一个繁荣的“微生物城市”,不同的细菌就是不同的“居民”,有负责“盖房子”的,有负责产酸的,有负责制造毒气的,有负责对抗免疫的。这个“城市”不断扩张,漱口漱不掉,只有刷牙和牙线才能清除。
细菌日夜不停地“工作”(细菌代谢),在人们毫不觉察的情况下,侵蚀牙齿和牙周组织。
牙齿城堡面临沦陷——牙周炎
当敌人(牙菌斑和毒素)借助牙结石突破牙龈防线,牙周的免疫战争就开始了。
牙周膜的弹性纤维开始断裂、溶解,守军(免疫细胞)在杀敌过程中释放的炎症因子会破坏自己的骨组织,造成破骨,牙槽骨吸收。护城河沟(牙龈沟)加深,达4毫米以上,形成了牙周袋,成为细菌藏匿的绝佳场所。牙周袋内充满细菌、坏死组织、炎症细胞。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看起来变长了。
牙齿失去弹簧网的悬吊和牙槽骨的稳固,开始松动。最终导致“城堡”倒塌,牙齿脱落。
守护牙齿城堡的永恒法则——清除牙菌斑
让我们把牙周的护理比作一场“牙齿城堡保卫战”和“战后重建”。这场战争的敌人是狡猾的“细菌军团”(牙菌斑)和它们建立的“石头堡垒”(牙结石)。目标是守护珍贵的“土壤”(牙槽骨)和“护城河”(牙龈),保住牙齿城堡!核心战略就是清除敌人+修复防御+长期坚守。

第一阶段:全民皆兵——个人日常防御体系(家庭护理)
01
城堡精细巡逻与清扫——巴氏刷牙法
工具:软毛牙刷或电动牙刷。
战术:牙刷45度角斜向牙龈与牙齿交界处;小幅度水平震颤,每次覆盖2到3颗牙;确保每颗牙齿面面俱到。
重点:“城墙根”(牙颈部)是细菌最爱的登陆点,必须重点清除!
频率: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
02
牙齿缝隙清道夫——牙线、牙间隙刷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牙缝是细菌的“秘密通道”和“补给线”,牙刷很难触及!
牙线:将牙线紧贴一侧牙齿上下刮擦,再紧贴另一侧重复。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牙龈。
牙间隙刷:当牙周炎牙龈退缩、牙龈间隙增大时,就需要使用牙间隙刷了。选择尺寸合适、能轻松进出的牙间隙刷,稍有阻力感最佳。轻轻水平插入牙缝,前后或旋转移动,清除牙间隙卫生死角的牙菌斑,特别适合清洁牙周袋边缘和暴露的牙根面。
03
高压水龙——冲牙器/水牙线
强力水流能冲刷食物残渣。是辅助工具,不能替代物理摩擦(牙线/牙缝刷)!
频率:每天至少一次,睡前使用效果最佳。
04
切断敌军“粮草补给”——饮食控制
减少高糖食物和饮料摄入,它们是细菌的“美味军粮”。均衡健康饮食,提供牙齿和免疫系统所需养分。
第二阶段:正规军介入——专业牙周治疗
牙龈持续红肿出血、牙结石形成,或有龈下牙石、形成牙周袋、骨吸收,就需要请出“正规军”(牙医)进行深度作战。
1.龈上洁治(洗牙)
目标:清除龈上牙结石和软垢。
效果:治疗牙龈炎,阻止细菌深入,是所有牙周护理的基础!
2.“壕沟特种作战”——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目标:清除隐藏在牙周袋深处的顽固龈下牙结石和感染的肉芽组织,并平整牙根面,让细菌无处藏身。
效果:是牙周炎治疗的核心,消除炎症,促进牙龈重新附着,使牙周袋变浅。
3.“长期维护和监控”——牙周支持治疗/维护期
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细菌军团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所以需要定期复诊,通常根据病情严重程度3~6个月一次。复诊会检查牙龈健康状况、牙齿松动度,再次进行专业洁治甚至再次刮治,评估口腔卫生的执行情况,进行强化指导。目标是长期监控、防止复发、保住战果。这是牙周炎长期治疗成功的关键!
第三阶段:切断敌援、巩固后方——全身因素管理与习惯调整
1.“釜底抽薪”——绝对戒烟
烟草是头号“敌援”!尼古丁可收缩血管、减少血供,削弱成骨细胞战斗力,降低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大大增加骨吸收和种植牙失败的风险!
2.“稳定大后方”——控制全身疾病
糖尿病:高血糖是细菌的“超级军粮”,也削弱“守军”。务必控制好血糖!
其他:
积极治疗影响免疫系统或组织愈合的全身性疾病,如某些血液病、免疫缺陷病。

记住:牙周炎治疗是一场持久战,没有神奇的“一次性魔法”能解决。胜利的关键在于您的高度重视、日常防御的严格执行、与牙医正规军的紧密配合以及永不松懈的长期维护。守护好口腔“国土”,让“牙齿城堡”屹立不倒,享受健康咀嚼和自信笑容!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作者简介

张芳
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牙体牙髓专科医师、临床教学指导老师、口腔科普宣讲师。
从事口腔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天然牙齿的保存,尤其是显微镜下活髓保存和根管治疗。多年致力于口腔科普宣讲,帮助儿童、成人增加保健牙齿的知识和方法,倡导并推行牙齿自我防御为主、医生治疗为辅的理念,共同呵护口腔健康。著有《口腔大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口腔科普书。


亲爱的读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