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亲爱的读者,微信即将改版,以后只有星标用户才能收到每日的文章推送,麻烦尽快点击下方卡片,先点关注,然后再添⭐就可以了
很多人白天忙得团团转,根本顾不上身体的一点小毛病。可一到晚上,安静下来准备休息了,身体却开始“说话”。有人翻来覆去睡不着,有人夜里老是做梦,还有的半夜心慌出汗、腿脚抽筋……表面看是睡眠问题,背后其实可能藏着血脂异常这个“隐形杀手”。

乍一听,好像血脂高跟睡觉没半毛钱关系。但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医生发现,很多血脂异常的人,夜间都有一些共同的“怪表现”。问题虽小,却能早早给身体敲响警钟。说白了,晚上睡得好不好,可能就是血脂水平的晴雨表。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无的放矢。血脂高的人,往往白天没啥症状,等到身体“喊疼”时,动脉粥样硬化都已经悄悄扎根了。
可惜的是,很多人一直以为是“岁数大了”“太累了”,把这些夜间的信号给忽略了。
血脂高的人夜里常有4种表现,如果你也常常碰上,不妨多留个心眼。
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夜里睡眠质量差。不是失眠就是多梦,睡得浅,一点动静就醒。有些人睡着后没多久就醒,醒来后翻来覆去难以再入睡,第二天精神头儿全没了。很多人以为是压力大,其实背后的“罪魁祸首”可能是血脂。

为什么血脂会影响睡眠呢?这得从血液说起。高血脂意味着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通不畅,供氧能力降低。
尤其是到了夜里,身体代谢减慢,血流速度本就变慢,这时候再“拖着一身油”运行,自然就给大脑和心脏供氧打了折扣。大脑不够氧,就容易出现“浅睡眠、多梦、易醒”的问题。
第二个表现是夜间心慌出汗。天气不热,盖得也不多,可就是半夜出一身汗,甚至心跳加速,醒来以后胸口发闷、喘不上气。这种情况,不少人以为是更年期、虚火旺,其实也可能是血脂在作祟。

高血脂会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形成斑块,增加心脏负担。尤其在夜间,副交感神经占主导,心率本该慢下来,可血脂高的人心脏“喘不过气”,反而容易出现类似心悸的夜间症状。有的老人半夜被“闷醒”,就是这个原因。
还有一种情况也不少见,就是夜里腿脚抽筋。别以为只是缺钙,血脂高的人也常有这个问题。血脂升高会影响小血管的通透性,尤其是腿部远端的微循环,供血一差,肌肉代谢废物堆积,就容易抽筋。特别是气温低、睡觉不盖好时,更容易“咯噔一下”被疼醒。
睡觉时腿抽筋,看着是小事,但背后往往提示着微循环障碍。这类循环问题,与高脂血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是水管里堵了油垢,水流就没法顺畅,肌肉“吃不上饭”自然容易出问题。

第四个表现是打鼾明显加重,甚至出现呼吸暂停。很多人打鼾多年,但近几年越打越重,甚至夜里憋醒、白天嗜睡,这时候就该警惕了。高血脂会加重上呼吸道阻塞,同时也跟肥胖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正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温床”。
打鼾不是睡得香,而是一种“病态的沉睡”。血脂高的人多合并代谢综合征,这种状态下,呼吸道更容易塌陷,氧气供给一再受限。久而久之,心脑就容易出问题,心梗、脑梗、甚至猝死的风险也会悄悄升高。
看到这儿,可能有些人会问:那是不是只要晚上睡不好,就说明血脂高了?当然不是。睡眠问题千头万绪,但如果你年纪不大,生活规律,情绪也平稳,却突然出现这些夜间表现,那真得多留个心眼,去查查血脂四项了。

血脂高的人,大多没啥明显症状,就像“沉默的杀手”一样,慢慢侵蚀着血管健康。但身体并非毫无预警,尤其在夜里,当人安静下来时,身体的小毛病就容易“冒头”。
这时候要是能早点发现问题,改变生活方式,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往往能把风险拦在门外。
说到用药,很多人一听就慌,怕“吃一辈子药”。其实不是所有人都要吃药。对于血脂只是轻度升高的人来说,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往往就能把血脂拉下来。
但如果血脂已经升高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家族心脑血管病史的朋友,那就不能光靠“养生”了。
这个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这些药物不是“降脂万能药”,但在对的时间用到对的人身上,能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减少心梗、脑梗等大病的发生。

用药是门精细活儿,不能自己乱吃。有些人只是查出甘油三酯稍高,就急着吃药,其实不必要;而有些人胆固醇高得厉害,却迟迟不管,这才是大问题。关键在于定期体检,根据身体情况听医生建议。
除了药物,生活方式的调整才是根本。控制高脂饮食、减少油炸、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吃点粗粮和深海鱼,都对血脂控制有帮助。保持每周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太极拳,也能帮血脂“瘦身”。
别等到身体出问题才想起来查血脂。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经常熬夜、应酬多、体重偏重、家里有三高病史的这些朋友,每年查一次血脂是最低要求。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血管意外”偷偷找上门。

生活中,很多人以为只有吃得油腻才会血脂高,实际上遗传、内分泌、生活习惯、情绪波动都可能影响血脂。就像一个水池,不是光靠漏勺吃油,水才会浑,更多时候是排水系统坏了,水才积不下去。
所以说,别小看夜里的那点“怪毛病”。血脂高不高,身体在夜里常常已经悄悄给出提示了。别再把这些信号当“老毛病”,更不要一味忽视。听听身体的“夜间报告”,或许正是你守护健康的第一步。

话说回来,咱们身体就像一台机器,白天用、晚上修。要是晚上老修不好,白天哪还有劲儿?睡觉这点事儿,说小不小,说大也大。有时候,它提醒的可不是睡眠问题,而是血管出了问题。
咱们人呐,活到一定年纪,最怕的不是病来了,而是它来了你都不知道。身体亮红灯的时候,咱得看得懂、听得清、做得对。早发现早安心,别等到哪天“啪”的一下,才想起血脂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