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眼底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 “糖网病”) 发病率最高,也是导致中老年人失明的首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患病 5 年以上,糖网病发生率约 25%;患病 10 年以上,发生率超 50%;患病 20 年以上,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糖网病。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增加,糖网病已成为我国眼科临床最常见的眼底病变类型。

一、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核心病因解析
糖网病的本质是长期高血糖损伤眼底视网膜血管:
高血糖会使视网膜毛细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逐渐出现微小动脉瘤(血管局部膨出);
血管壁受损后,会出现渗漏(血液成分渗出到视网膜组织),导致视网膜水肿、黄斑水肿(影响中心视力);
病情进展后,血管会闭塞,视网膜因缺血缺氧,会新生异常血管(脆弱易破裂),进而引发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失明。
二、糖网病的典型症状:早期易被忽视,这些信号要警惕
糖网病早期(非增殖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误以为 “视力没大问题就没事”,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到中晚期(增殖期),治疗难度大幅增加。需重点关注这些信号:
早期信号:眼前偶尔出现 “飞蚊”(少量黑影飘动)、视力轻微下降(尤其看近物模糊)、夜间视力变差;
中晚期信号:“飞蚊” 突然增多(玻璃体积血)、看东西变形(黄斑水肿)、视野中出现固定黑影(视网膜局部脱离)、视力骤降(短时间内从 0.8 降到 0.1 以下)。
三、糖网病的分期与治疗:不同阶段,方案不同
临床通常将糖网病分为 “非增殖期” 和 “增殖期”,治疗需遵循 “早干预、个体化” 原则:
1. 非增殖期(早期):控制病情,防止进展
核心措施:严格控制血糖(空腹 4.4-7.0mmol/L,餐后<10.0mmol/L)、血压(<130/80mmHg)、血脂;
治疗手段:若出现黄斑水肿,可通过 “抗 VEGF 药物注射”(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减轻水肿;轻度病变可定期观察,每 3-6 个月查一次眼底。
2. 增殖期(中晚期):阻止病变,挽救视力
激光治疗:通过 “全视网膜光凝术”,封闭视网膜缺血区域,减少异常血管新生,降低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风险;
手术治疗:若已出现玻璃体积血(长期不吸收)、视网膜脱离,需进行 “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积血、复位视网膜;
联合治疗:术后可配合抗 VEGF 药物注射,进一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针对糖网病这一常见眼底病,兰州普瑞眼科医院打造了 “从筛查到治疗再到随访” 的全周期诊疗体系,为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健康保驾护航。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查眼底” 和 “控制血糖” 同样重要 —— 哪怕没有视力问题,确诊糖尿病后也建议每年查一次眼底,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失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