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日关系因日本政客在台湾等问题上的挑衅言论而高度紧张,中国政府也已发布赴日旅游提醒。尽管如此,确实仍有不少中国游客前往日本旅行,他们给出的理由也显示出一些共性。
在机场接受采访的游客们提到的原因非常集中和“实在”,一些游客直言,觉得日本社会本身“很安全”。他们评估后认为,个人旅途的风险是可控的。
很多人的理由非常实际,因为机票酒店早就订好了,退改起来太麻烦,或者年假已经请了,行程规划了很久,不便取消。对于个人而言,重新安排一次出国旅行确实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金钱成本。部分游客也倾向于将国家层面的政治摩擦,和民间的旅游交往区分开来,认为后者不应受到前者的直接影响。
日本在部分中国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中,一直保有热度。这得益于其相对完善的旅游服务、丰富的购物选择,以及动漫、主题乐园等流行文化的吸引力,日元的贬值也使赴日旅游购物显得更“划算”。
中国民众对日本的看法本身是多元和复杂的。一部分人从历史和政治角度对日本保持高度警惕,而也有一部分人,可能更着眼于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现代化程度、服务质量或文化产品。这种认知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关系紧张时的选择。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采访是在机场以及日本当地进行的,这就好比你在动车上问人有没有买到票,那自然是买到票的。既然人已经去了机场,到了日本,他当然有充足理由告诉你,他为何要来日本。
日本媒体是刻意放大报道那些表示“不在乎”紧张关系、继续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的言论,以此试图营造一种中国民众与官方立场不完全一致的印象。实际上这段时间,大概有50万张左右赴日机票被退掉。很多旅行社的日本团退订率很高,河南有家旅行社甚至达到70%,上海也有旅行社超过六成。
为了减少大家的经济损失,国航、东航、南航等十多家航空公司很快出台了特殊政策,允许在12月31日前出发的赴日机票免费退票或改签。不少旅行社也跟进,为符合条件的订单提供免费退改服务,有些甚至直接暂停了赴日旅游团的推广和收客。
取消了日本的行程,大家也没闲着,纷纷寻找替代的目的地。韩国目前热度上升很快,成了最受欢迎的出境游替代选择。新加坡、阿联酋,以及东南亚的巴厘岛、马来西亚、越南富国岛等地,因为感觉上更安全、确定性更强,也吸引了不少原本打算去日本的朋友。还有很多游客干脆把目光转回国内,选择去广东、港澳或者其他南方温暖的城市度过假期。
中国游客大规模取消行程,对日本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冲击不小。11月17日,日本股市的旅游、消费类股票应声大跌,像三越伊势丹控股公司股价跌幅超过11%,日本航空、全日空等也下跌明显。有经济学家分析,如果中国赴日游客数量持续大幅下降,将会拖累日本的经济增长。毕竟,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对日本旅游业至关重要。
凡事不能只看个例,更要看比例,不管国家如何的呼吁和提醒,总是有人有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需要去日本,但大部分的人还是响应了国家的号召,选择了更加安全的旅游点,而非是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