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不“补冬”,来年生病痛?老祖宗的养生智慧,让你温暖过冬不生病!
创始人
2025-11-21 12:44:10
0

清晨推开窗,第一阵寒风扑面而来,才惊觉今日立冬。邻居阿姨提着满篮子的山药、萝卜,笑呵呵地说:“今年补冬,明年打虎!”这句俗语背后,藏着中国人千年传承的养生智慧。

立冬,不只是日历上的一个节气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太阳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但立冬不等于气象学上的入冬,真正的寒冬还在后头。

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时,北方水面开始结冰,土地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大鸟不见了,海边却出现与野鸡线条颜色相似的大蛤。老祖宗用诗意的语言,精准描绘了物候变化。

为什么说“立冬补冬,补嘴空”?

这句流传千年的谚语,可不是让咱们找借口大吃大喝。从中医角度看,立冬后人体阳气潜藏,阴气盛极,新陈代谢减慢。此时进补,营养物质更容易被吸收蕴藏,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但“补冬”不等于“乱补”。现代人营养过剩者多,盲目进补反而适得其反。真正的“补冬”,是顺应天时调整生活方式,让身体在寒冬来临前做好充分准备。

立冬养生,从这四件小事开始

养生不必大动干戈,它就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

吃对三样: 萝卜、白菜、山药——这些看似平常的食材,却是立冬时节的“宝”。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顺气,能化解进补带来的腻感;白菜富含维生素,在缺乏新鲜蔬菜的古代是重要的营养来源;山药健脾益胃,最适合冬季温补。一碗热气腾腾的白菜豆腐汤,一碟清炒山药,都是这个时节最适宜的家常美味。

喝好三样: 红枣茶、鸡汤、粳米粥——红枣补中益气,简单的红枣茶就能温暖全身;鸡汤补充优质蛋白,增强免疫力;粳米粥和胃气、健脾胃,最适合早晚微凉的天气。这些汤饮没有名贵药材,却最能滋养寻常百姓家。

做好三样: 早睡晚起、温水泡脚、适度运动——冬天白昼短,早睡晚起符合“养藏”之道;睡前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运动不宜大汗淋漓,太极拳、散步等温和运动最为适宜。

这些养生误区,你中招了吗?

“冬天要多吃高热量的食物保暖”——错!现代人多在暖气环境中,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反而导致内火旺盛。正确的做法是均衡饮食,适当增加温性食物。

“喝酒能暖身”——不完全对!酒精虽能带来短暂的温暖感,实则促使血管扩张,加速热量散失。小酌怡情,大饮伤身。

“门窗紧闭保暖”——危险!长时间密闭空间易滋生细菌,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很重要。

立冬养生,更是养心

冬季万物凋零,人容易情绪低落。古人讲究“使志若伏若匿”,意思是让情绪保持平稳,不过分外露。找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泡一杯茶,读一本一直想读的书;或是与三五好友小聚,说说贴心话——这些都是冬日里最好的心灵滋养。

立冬,是自然界给我们的一次调整机会。它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倾听身体的声音,顺应天时而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份“慢下来”的智慧尤为珍贵。

今天下班后,不妨去市场买根白萝卜,回家煲一锅热汤。当温暖的汤汁滑过喉咙,你会感受到:原来养生可以如此简单,幸福可以如此温暖。

这个冬天,愿你吃得对、动得巧、睡得香,从内到外都暖融融。毕竟,最好的养生,就是用心过好每一个平常日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又有景区官宣免门票:丽水延... 继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之后,浙江又有知名景区宣布免门票。 11月20日,丽水松阳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官方...
中国最低调的文化古城,下辖18... 在中国的东南部,隐藏着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福建长汀。这座城市并不广为人知,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公证出行同意书怎么写 孩子放暑假想和同学去旅行,家里老人却总不放心;单位安排短期外出学习,家人欲言又止。这些时候,一份出行...
小雪迎冬藏,养生正当时:顺应节...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当枝头最后一片枯叶飘落,当空气中透出清冽的寒意,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二个节...
整形手术前的心理筛查有多重要?... 整形手术前的心理筛查有多重要?可能比你想的更关键 整形手术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现代社会。从简单...
甲流频发,医生苦劝中老年人:为... 随着气温逐渐转冷,甲型流感(甲流)的传播也开始变得频繁,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体,由于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
医生发现:冬天老人若晚饭吃太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
马克西狂砍54分罗林斯32+1...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11月21日NBA常规赛,客场作战的76人以123-114加时击败雄鹿,雄鹿...
朱元璋“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 历史上的中原大一统王朝,如秦汉、隋唐、元明清,为了应对外来入侵和内部动乱,都有庞大的军队。各朝虽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