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时节,咳嗽、喷嚏症状频发。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我这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新冠?今天,我们就将三者放一起,教您如何从症状上初步判断,并揭秘实验室如何精准检测病毒。

认识三位“常客”:症状各有侧重
1.普通感冒:喜欢惹事的“小麻烦”
通常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症状温和,以上呼吸道(鼻、喉)影响为主。
典型表现:以流涕、鼻塞、打喷嚏为核心,少见高烧及全身酸痛。
2.流感(流行性感冒):来势汹汹的“暴脾气”
流感由流感病毒(甲型、乙型等)引起,起病急、症状重,特点是全身性反应强烈。
典型表现:突发高烧(39-40℃)、畏寒、剧烈头痛与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鼻部症状反而不显著。
3.新冠病毒感染:诡计多端的“全能选手”
症状多样,需警惕以下特征:
突发的嗅觉或味觉减退或丧失;呼吸急促、困难;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为何要区分?
1.治疗方式不同
感冒:以缓解症状为主,抗生素通常无效。
流感:有特效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症状出现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
新冠:需医生评估后使用处方抗病毒药;轻症则以对症支持为主。
2.风险与并发症不同
感冒:风险最低,并发症少。
流感/新冠: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对高危人群威胁大。
3.避免滥用药物
混淆感冒与流感,误用抗病毒药或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引发副作用和耐药风险。
现代医学如何“锁定”元凶
1.抗原检测(快速检测)“快速通缉令”
即“快筛”,15-20分钟出结果。
优点:速度快,操作简便,适合家用或社区筛查。
适用场景:出现症状初期的快速筛查、居家自我监测。
2.核酸检测(PCR等)“精准身份鉴定”
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目前最为精准的方法。
优点:灵敏度与特异性高,能检测微量病毒并鉴别具体分型。
适用场景:医疗确诊、病毒分型、评估转阴等需高精度结果的医疗场景。
3.多重病原体检测“联合大排查”
一项非常高效的“黑科技”检测技术。
优点:一次检测全面排查,高效查明混合感染或不典型症状的所有潜在病原体。
适用场景:重症患者、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等需要快速明确全部感染源的复杂情况。

检测流程小贴士:
一份合格的标本是精准检测的基石。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您只需配合采集鼻拭子、咽拭子或痰液样本即可。请放心,这些取样操作由专业人员完成,安全无创。
面对多样的呼吸道病毒,我们无需过度恐慌。掌握辨别知识、了解精准检测,能帮我们及时辨别病因。症状难以区分时,及时就医检测是实现精准治疗、避免药物滥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2025年第2周第839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网站(https://ivdc.chinacdc.cn/cnic).
[2]. Carrat F, Vergu E, Ferguson NM, et al. Timelines of infection and disease in human influenza: a review of volunteer challenge studies. Am J Epidemiol. 2008;167(7):775-785.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24(1).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
药物认识周

每年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2025年的活动主题是"立即行动:守护当下,保障未来"。抗微生物药物耐药并非遥远的挑战,而是当前的危机,合理应用和保护抗微生药物应当从我做起,人人有责。
作者介绍

毕宏晨,所院临床检测中心微生物室技师,所院宣传员。
审核专家

林青松,所院临床检测中心微生物室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微生物感染、实验室诊断及耐药菌机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多篇论著。
任天津市第二届血液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学会血液病结核感染专委会委员、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来源:临床检测中心微生物室
供稿、供图:毕宏晨
编辑:林仲玮
校对:刘傲君 牟琳琬
审核:董 源 林青松 孙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