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文可 张馨月 实习生 尹启栋
“流感是小病,没必要打疫苗。”“2024年打过疫苗了,2025年不需要打了。”这是很多人对接种流感疫苗的认知误区。
大河健康报邀请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实验室副主任技师僧明华、郑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副主任医师范张洁,为大家逐一澄清。
●误区一:流感是小病,以前没打疫苗也没事,现在也没必要打。
错。流感虽然听起来像普通感冒,但实际上它与感冒有着本质区别。
僧明华提醒,感染流感后,全身症状较为严重,尤其是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很可能发展为重症,引发呼吸衰竭、重症肺炎,且预后效果较差,会导致不良后果。
接种疫苗不仅可以预防流感发生,还可以减少重症。
●误区二:去年打过疫苗了,今年不需要打了。
错。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接种,才能获得好的防护效果。
范张洁解释,一是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不一样;二是接种流感疫苗以后,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也会随着时间慢慢下降,保护作用可维持6~8个月。
●误区三:现在都11月份了,打疫苗已经晚了。
不晚。河南省流感流行季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而接种流感疫苗产生相应抗体的时间一般是2~4周,推荐在流行季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是为了在流行高峰前形成有效免疫屏障,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范张洁提醒,如果未及时接种,现在接种也不晚,一样能获得保护,“流行季节任何时候接种都比不接种要好”。
●误区四:附近的接种单位只有三价流感疫苗,我一定要找到四价流感疫苗。
没必要。范张洁介绍,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的主要区别在于覆盖的病毒亚型数量。
无论是三价还是四价,均覆盖今年的主要流行株甲型H3N2亚型,都能起到预防流感的效果,建议附近的接种单位有哪种就打哪种,越早接种越早获得保护。
●误区五:打了流感疫苗一定不会得流感。
错。“打了流感疫苗不能100%保证不得流感。”范张洁介绍,一是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反应不同;二是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2~4周时间才能让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抵抗病毒,如果在这个窗口期内接触了流感病毒,仍然可能会被感染。
引起感冒症状的病毒有很多种,如鼻病毒、腺病毒、其他人类冠状病毒等。流感疫苗只针对流感病毒,无法预防这些普通感冒。因此,将流感疫苗视为一个“安全盔甲”比视为一个“无敌金身”更为准确。
●误区六:只要打了流感疫苗就不需要日常防护了。
错。范张洁提醒,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也同样重要。
在流感高发季节,外出应尽量避开人多、通风差的公共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应用肘部或纸巾遮挡口鼻,勤洗手;每日开窗通风、均衡饮食、保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今年您打流感疫苗了吗
快来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