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视疲劳的症状。那么视疲劳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哪?武汉普瑞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林珊副院长来和大家谈谈其中的关键。

(一)眼部因素
1.双眼视功能异常:非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主要包括调节功能异常、大度数隐斜视、聚散功能异常、调节聚散冲突以及单眼视力低下或单眼抑制等。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包括间歇性外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等。
2.屈光不正未得到科学矫正:未矫正或未准确矫正的屈光不正,尤其远视或散光,易出现视疲劳的症状。对于高度屈光参差,采用框架眼镜进行矫正,由于双眼视网膜成像倍率不等,双眼融像功能受到影响,易导致视疲劳。
3.干眼:干眼极易导致视疲劳。71.3%干眼患者出现视疲劳的症状,而51.4%视疲劳患者符合干眼的诊断标准。此外,因视频终端画面质量欠佳等造成用眼需求高、注意力集中时,瞬目频率下降可同时导致干眼和视疲劳。
4.眼科手术后:各类眼科手术后早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视疲劳的症状,如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抗青光眼手术和斜视矫正手术等,其原因多为术后眼部像差增加、眼表功能未恢复、双眼协调性受到干扰、手术前后调节或聚散功能出现差异等,通常具有自限性。
5.其他可能引起视觉功能下降的眼病。

(二)年龄因素
儿童青少年视疲劳患者逐渐增多,除上述常见原因外,采用近视干预措施亦可促发或加重视疲劳。中老年人群由于视觉调节能力下降,处理不当可导致视疲劳。
(三)精神、心理和全身因素
精神、心理状态及某些全身因素与视疲劳发生密切相关。精神压力大、神经衰弱或有神经官能症者、疲劳驾驶者更易出现视疲劳的症状。视觉任务认知需求大、工作满意度低、工作倦怠的个体更易导致视疲劳。此外,女性某些特殊时期(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更年期)也可出现视疲劳的症状。
(四)环境因素
1.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光线、色觉等异常刺激:典型表现是视频终端综合征;此外,随着头戴沉浸式显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多元化数字场景被推广使用,近年来出现数字眼疲劳概念。主要表现为长时间使用视频终端后,眩光、调节聚散问题、注视视差、照度不当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眼部出现不适症状,以及头晕、肩颈酸痛、腰背疼痛等非特异性表现。视频终端使用时间超过4~6h,使用平面屏幕,以及屏幕照度异常、频闪、色觉搭配失调、分辨率低下、图像清晰度低下等屏幕相关因素,注视角度不舒适等人体工程学因素,均可增加发生视疲劳的风险。
2.干燥环境:空调房、暖气房、高原地区、暴露于大风环境等,可导致视疲劳,出现眼干、眼涩、视物模糊等症状。

上一篇:肿瘤≠癌症!90%患者都踩过的认知误区,读懂这篇少走弯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