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糖尿病患者在管理血糖时,或多或少会踩坑,导致血糖控制不佳,从而引发并发症,加重糖尿病病情。
以下10个糖尿病常见误区,大家千万别再信了!
误区1:只要不吃糖就可以了
如今依然有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就是吃糖吃出来的,只要不吃糖,就能避免糖尿病。
然而,糖尿病的真正“幕后黑手”是胰岛功能异常,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而不仅仅是吃糖的问题。
事实上,糖尿病与遗传因素、膳食结构、运动习惯、体重管理等多种因素相关。过量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包、蛋糕)比直接吃糖更容易引起血糖飙升。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糖的摄入,更要科学调整膳食结构,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控制摄入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
误区2:只要血糖降下来,就代表病情
控制好了
“医生,我今天测了,血糖正常,应该没问题了吧?”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只要血糖降到标准范围,病情就受控了。
其实,某一个时间点的血糖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血糖波动幅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的预防同样重要。
有些患者血糖看似正常,但如果血糖波动过大,仍然会对血管、神经和器官造成损害。
因此,糖尿病管理不仅仅是“降血糖”,更要平稳控糖,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剧烈波动,才能真正降低长期风险。
误区3:吃降糖药会上瘾,能不吃就不吃
有些糖尿病患者害怕长期吃降糖药会“吃上瘾”,甚至认为药物会伤肝伤肾,于是擅自停药或减少剂量。
事实上,降糖药物的作用是帮助身体更好地控制血糖,而不是让你对它产生“依赖”。
相反,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更容易导致糖尿病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反而会对肝肾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并结合饮食和运动管理,才是正确的控糖方式。
误区4:运动太累会升高血糖,还是
少运动为妙
有些糖尿病患者害怕运动后血糖波动,干脆不运动。
事实上,适量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天然胰岛素”,不仅能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利用葡萄糖,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心血管健康。
但要注意的是,运动方式和强度要科学合理,避免空腹运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以防止低血糖或血糖骤升。
建议选择快走、游泳、瑜伽、骑车等温和运动,每次30~60分钟,每周至少5次,让身体在运动中自然调节血糖。
误区5:水果太甜,糖尿病患者不能吃
“医生,我是不是以后连水果都不能吃了?”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疑问。
其实,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不能吃水果,而是要选对水果、控制食量。
高糖水果(如榴梿、葡萄、香蕉)确实容易导致血糖上升,但低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如苹果、柚子、樱桃、草莓)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适量食用对健康反而有益。
另外,饭后不宜立即进食水果,建议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搭配蛋白质或坚果类食物,减少血糖波动。
记得控制水果的总量,一般每天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的分量即可。
误区6:血糖高了就加药,低了就减药
很多患者认为,既然有降糖药,干脆多吃点药来“压住”血糖,这样就不用控制饮食了。这个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降糖药只是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如果不控制饮食、不调整生活方式,药物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需要加大剂量,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饮食、运动、药物三者结合,做到科学控糖,而不是“靠药吃饭”。
误区7:少吃一顿,就可以不吃药
糖尿病患者有时会因为忙碌或节食,自作主张少吃一顿饭,特别是早餐,以为少吃一顿就能控制血糖,甚至停药。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误区!
其实,用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抵消饮食所导致的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导致的高血糖,防止出现餐前低血糖。
所以无论是否吃饭,都应该按时服用药物。当然,最合理的做法还是按时吃饭、按时用药,确保血糖的稳定。
误区8:“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
“无糖食品”并不等于“无限制吃”。许多人误以为无糖食品就可以尽情食用,而忽略了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高能量、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
这些成分同样会影响血糖和体重。比如,一些无糖饼干、饮料等,虽然去除了糖分,但为了增加口感,往往会使用人工甜味剂或其他糖替代品,这些糖替代品会引起胰岛素反应,从而影响血糖水平。
无糖并不意味着无害,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这类食品时,仍然需要看清营养成分表,控制食用量,避免摄入过多的能量。
误区9:不用控制“咸的食品”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由于糖尿病主要与血糖控制相关,因此盐分的摄入可以忽略。
然而,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而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等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负担较重,摄入过多盐分还会加剧肾脏的负担,进而加速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尽量避免高盐加工食品,如腌制品、快餐等。
误区10:四处寻找偏方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根治的方法,糖尿病管理需综合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
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却心存侥幸,热衷于在网上搜索一些降糖偏方或者食疗方法。
实际上,那些所谓的降糖食物,的确富含膳食纤维,对身体有好处,但没有一种可以起到降糖的作用。
所以,为了膳食均衡,可以吃这些食物,但绝对不可代替药物。
总而言之,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的管理方式。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避开误区,科学控制血糖,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作者: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医院老年护理中心副主任护师 李现丽 刘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