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这就是后果!”这对中国情侣在大阪旅游期间,突然被几个日本人围堵,直接就给吓哭了。唉!看了这视频,只能一声长叹。
近日,一段在大阪街头拍摄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一对中国情侣在游览途中被几名陌生人围堵,吓得当场落泪。这一画面,让不少网友忍不住叹息,“国家提醒早该听”。
事实上,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近期日本针对中国公民安全风险频发的缩影。2025年11月中旬,外交部和文旅部先后发出提醒,建议中国游客暂缓赴日行程。原因明确:当地治安持续恶化,加之部分政客涉台挑衅言论,引发民间紧张情绪,中国游客安全面临实质威胁。
许多人抱侥幸心理,觉得“坏事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直到亲身经历危险才追悔莫及。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日本刑事案件大幅回升,暴力伤害类案件同比上涨4.5%,其中14至20岁年轻人作案比例显著增加。大阪更是高风险区域,每128人中就有1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凶案,就连热门景区也难以幸免。
类似事件屡见不鲜:7月,一对中国夫妇在大阪便利店附近遭持刀袭击;东京千代田区曾有两名中国男子被四名蒙面青年铁管围殴,颅骨骨折,嫌犯至今未落网;京都、北海道也有游客街头遭抢、持刀伤人。案件多以中国面孔为目标,作案后迅速逃离,增加了侦破难度。
更令人无奈的是,部分报案案件被警方简单定性或以证据不足拖延调查,对潜在歧视或仇恨动机缺乏深入分析。相比之下,中国在安全保护上形成了鲜明对比。驻日使领馆始终保持高效响应,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会立即介入、协调处理,并提供领事保护热线服务。
国家提醒并非限制自由,而是基于大量真实案例和安全评估的负责任建议。外交部、文旅部、教育部联合发声,三大航司同步推出赴日机票退改便利,这都是为保护公民生命财产而设。旅游的本意是放松,而非冒险;安全是前提,谨慎胜于事后求助。
综上,当安全警示亮起红灯,国家多次提醒,我们更应多一份理性、少一份侥幸,让出行真正成为享受,而不是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