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国际新闻总有点感慨,中日之间的话题总绕不开高市那几句表态,再加上美方在旁边递话,气氛就慢慢变得紧绷起来。具体她说了啥大家翻官方通稿就行,我其实更关心这些事落到实处,到底会影响到谁。
这不,中方刚宣布要调12条往返日本的航线。官方没说这是冲着谁来的,但 timing 确实太巧了。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几条航线嘛,能有多大事?我给你报组2025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就懂了——中国游客去日本的有748.7万人次,占所有外国游客的四分之一,说白了就是每四个外国人里就有一个中国人。
现在都11月了,日本枫叶季正热闹着呢,再过俩月北海道又该挤满滑雪的人了。往年这时候去那霸机场,耳边全是中文,札幌的免税店收银台能排到门口。可现在航线一缩,我认识的几个旅行社朋友都快愁秃了——之前收的团队游订单要么改要么退,导游小周昨天还跟我吐槽,本来排满的12月行程,现在空了一半,正琢磨要不要先去打零工。
要说最惨的还是冲绳,咱们叫琉球那地方。那地方经济基本靠旅游撑着,旅游相关的生意占了GDP的四分之一,2024年光这一项就收了1.2万亿日元。我去年去冲绳玩,住的民宿老板姓小林,开了家小居酒屋,晚上跟他聊天,他说店里三成客人都是中国人,旺季时忙不过来,还得喊他女儿来帮忙收银。现在想起他当时乐呵呵的样子,真有点替他担心——这波调整后,他那小店怕是要冷清不少。
日本野村研究所的经济学家算过一笔账,这波下来日本可能要亏2.2万亿日元,差不多是1011亿人民币,GDP都得掉0.36个百分点。这些数字看着虚,但你去大阪心斋桥走走就知道了——以前要排队的药妆店,现在店员比客人多;温泉酒店的预订量掉了快四成,连带着周边卖伴手礼的小店都开始打折清货,这都是肉眼可见的变化。
其实我一直觉得,国家之间跟街坊邻居没区别,得互相给面子。要是一方总跟着外人后面走,那另一方肯定得有自己的应对办法。就像香港特区政府11月15日更新赴日提示,让居民多留意情况,这其实也是在提醒大家,现在局势确实不简单。
现在这世道,全球化把大家绑得太紧了,一点小事就能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倒一片。日本旅游业现在最头疼的,估计就是怎么稳住客源。毕竟中国游客的消费力摆在那儿,2024年一季度光旅游花的钱就有1.75万亿日元,这么大的市场,换谁都舍不得丢。
不过旅游业这行也确实娇气,风吹草动都能受影响。真心希望这事儿能早点缓和下来,不管是想出去玩的游客,还是靠这行吃饭的人,都盼着能回到以前正常的日子。你们觉得日本那边会怎么救场呢?是搞点特别优惠吸引游客,还是转头去拉其他国家的客人?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呗。